自動焊錫機烙鐵頭不沾錫:上海桐爾解析成因與解決策略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9-26
烙鐵頭是自動焊錫機的**部件,直接決定焊點的浸潤性與焊接質量,而 “不沾錫” 是烙鐵頭最常見的故障,表現為焊錫無法均勻附著在烙鐵頭表面,導致虛焊、假焊頻發。上海桐爾在服務過程中發現,這類問題多與使用習慣、參數設置及材料選擇相關,通過精細排查即可有效解決。烙鐵頭氧化是不沾錫的首要原因。烙鐵頭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高溫下易形成氧化層(Fe?O?),氧化層不具備親錫性,導致焊錫無法附著。某電子廠的自動焊錫機烙鐵頭*使用 1 周就出現氧化,不沾錫率達 18%。解決這類問題需做好 “預防 + 修復”:焊接間隙將烙鐵頭退回休眠位(溫度降至 200℃以下),減少暴露時間;已氧化的烙鐵頭可先用細砂紙輕磨去除氧化層,再蘸取助焊劑加熱,均勻掛上一層焊錫(即 “上錫” 處理),恢復親錫性。溫度參數設置不當也會引發不沾錫。溫度過低(如無鉛焊接時低于 350℃),焊錫無法充分融化,難以附著;溫度過高(超過 400℃),會加速烙鐵頭氧化,形成焦痂。某 LED 燈板廠焊接時將溫度設為 320℃,導致烙鐵頭不沾錫,調整至 380℃后,問題明顯改善;而另一工廠因溫度設為 420℃,烙鐵頭 3 天就需更換,降至 390℃后,使用壽命延長至 2 周。上海桐爾建議根據焊錫類型匹配溫度:有鉛焊錫 350±20℃,無鉛焊錫 380±20℃。錫線與助焊劑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劣質錫線含雜質過多(如銅、鐵含量超標),會在烙鐵頭表面形成合金層,影響沾錫;助焊劑活性不足,則無法去除烙鐵頭表面的氧化膜。某玩具廠使用含錫量* 95% 的錫線,烙鐵頭頻繁不沾錫,更換含錫量 99.3% 的高純度錫線,并搭配活性等級 RA 的助焊劑后,不沾錫率降至 2%。此外,送錫速度需與溫度匹配,送錫過快易導致錫線堆積,過慢則無法及時形成焊錫層,均可能引發不沾錫。操作習慣的規范性同樣影響烙鐵頭性能。焊接時若用力按壓烙鐵頭,會加速鍍層磨損,暴露內部銅材(銅不沾錫);頻繁干燒(無焊錫時加熱)也會導致烙鐵頭快速老化。某加工廠通過培訓員工采用 “輕觸式焊接”,并杜絕干燒操作,烙鐵頭更換頻率從每月 4 次降至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