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管理者,陳善莉建議,要建立健全創新性推進政策,在規范建設上深入研究。一是構建聯動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綠島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在規劃資金、安全、環保、技術等方面予以鼓勵支持,建立多部門參與的綠島建設綜合監管機制,及時疏解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政策性、技術性問題,引導而不強制,支持而不包辦,服務而不干涉,推進綠島項目有序實施。二是推進形成系列創新經驗,結合相關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特征、治污特點等,健全完善系列標準,規范制度設計,探索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典型模式,推進單一治理孤島變成生態綠島。第三是明確具體的治污責任,推進相關法規的制定,將綠島實施主體和入島市場主體依法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相關責任。其次,她建議“綠島”建設要開展多層次多模式的協同、共治、共享。綠島模式強調將城市規劃與自然環境保護相結合。陜西綠島模式公司
常熟市文邦鈑噴中心的廢氣集中處理裝置,汽修企業不規范噴漆,帶來廢氣無序排放,是個環保老問題。在位于常熟市汽車市場的“綠島”——文邦鈑噴中心,地面整潔,空氣中幾乎聞不到油漆味。原來,送來維修的汽車部件正在密閉車間里噴漆。中心負責人吳文開對記者說:“噴漆產生的廢氣通過環保設施全部收集起來,處理達標后排放。廢氣排放口有在線監控,監據直接傳到環保部門。”周邊20公里內的20多家4S店、汽修廠,先后將噴漆業務放到文邦鈑噴中心。專業化治污,有力促進了企業達標排放,也讓中小微市場主體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山東塑料綠島模式設計綠島模式追求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江蘇“綠島”項目總體可分工業、農業、服務業三大類。工業“綠島”如南通市御江環保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項目,建成后擁有5000噸/年危廢和2000噸/年廢礦物油的收集、貯存、轉運能力,并自行開發了“危廢收集智慧云倉”系統,可將500家中小企業的少量危廢統一收集、統一暫存、統一轉運處理,不只解決了企業危廢收集處理難題,降低了企業處理成本,還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危廢收集、轉運、處置的規范性和安全性。農業“綠島”如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水產智能化養殖尾水凈化處置項目,采用三級凈化工藝,水產養殖戶的尾水可通過管道或生態排水溝渠導入凈化區統一處理,處理后的養殖尾水還能循環使用,有效解決了320余家水產養殖戶、總面積達4500畝的尾水凈化問題,養殖尾水固體懸浮物、總氮和總磷去除率分別達95%、80%和80%,出水水質可達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
推行設施運行智慧化管理。建立以廢治廢”固廢產業數字化平臺,實施全過程智治。為構建活性炭更換過程感知系統,每套活性炭吸附裝置均安裝了單獨的電表、壓差計、溫度儀、濕度器等監控設備,用于觀測并記錄設施運行狀況。建立活性炭全過程智治監管平臺,健全活性炭設施管理、活性炭設施改造、活性炭更換、廢活性炭處置的數字化全業務體系。可實時預警活性炭吸附飽和度狀態,并與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管信息系統數據比對分析,掌握廢活性炭的產生和處置情況。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針對“綠島”治理模式提出建議。他指出,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涉VOCs“綠島”治理模式集約高效的優勢,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及項目環評等進一步明晰各方的責任和義務,確保VOCs“綠島”設計好、建設好、運行好、運營好、效果好。此外,制定和完善支持相關模式有序發展的法規標準和經濟政策,聯合攻關引導示范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在治理模式中充分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要求,不斷提升治污水平。綠島模式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的生態氣候和環境可持續性。山東雙碳綠島模式加盟
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遵循低碳和循環經濟理念。陜西綠島模式公司
“綠島”項目期待更多用戶,但一個現實困境是:合法排污的市場主體,擔心污染物送到“綠島”處理后成本增加;部分違法排污的市場主體,更不愿意用“綠島”,從“零成本”變成有成本。除了錢的因素,市場主體將污染物送“綠島”處理后,自家排放數據必然被“綠島”獲取,進而被監管部門掌握,這是一些市場主體隱秘的顧慮。沒有足夠的用戶,“綠島”顯然難以為繼。“入島”不積極的困境,如何打破?蘆昱建議,一方面,“綠島”項目充分考慮用戶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服務費用;另一方面,部門采取一些倒逼措施,如降低對“入島”市場主體的監管頻次,而將不愿“入島”的市場主體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陜西綠島模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