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綠島”,就是指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境公共基礎設施。近年來,徐州著力推進“綠島”項目建設,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中,用“綠島”串起了生態產業鏈,家具企業集中噴涂,廚余垃圾集中處理,秸稈集中回收利用……污染物實現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后,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實現污染物大幅削減,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活性炭被譽為水和空氣的"清潔劑",被主要用于廢氣和廢水的治理。然而活性炭使用一段時間后,會達到吸附飽和,不只沒有繼續吸附有害物質的能力,還會成為污染物的富集體,因此需要及時更換,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環保污染治理成本。為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徹底解決活性炭更換不及時問題,徐州市在環保綠島項目建設中,布局建設兩家活性炭集中脫附再生項目。綠島模式鼓勵城市建設要通過創新的形式實現社區生態化。江西環保綠島模式
據悉,目前共規范形成19家集中噴涂中心,為區內企業提供綠色高效共享服務。建成3個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集貯存中心和5個街道一般工業固廢分揀點,為全區4000余家中小微企業的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廢提供“一站式”服務。共享污染治理“綠島”的企業治污成本減少一半以上。組團管理,環境xin訪量同比下降30%,“綠島”模式改變了從前的單一監管,組建以屬地government、地產商、企業或專業機構等多種形式的園區管理機構,明確相關環保責任和義務,負責園區生態環保事務落實。江蘇活性炭資源化綠島模式原理在綠島模式的推動下,我們的城市正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
據統計,江蘇首批“綠島”項目,在幫助市場主體減少污染治理設施投資約132億元的同時,還將提高中小企業危廢收集能力約2000噸/年,減排化學需氧量約13000噸/年、顆粒物約3400噸/年、揮發性有機物約2500噸/年。“綠島”項目注重市場化治污,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市場化作用被削弱。部門間標準不一、政策打架等問題也導致部分“綠島”項目管理存在失序風險,有待進一步破題。此外,部分“綠島”項目管理標準亟待統一。以危廢品收集儲存處置為例,有企業負責人反映,“綠島”政策雖有利于降低治污成本,促進安全生產,但由于公司污染物分類集中管理不符合一些部門規定,經常收到罰單,屢屢登上失信企業名單。
“綠島”模式的出現緩解了中小企業在這方面污染防治壓力。那么,什么是綠島模式?“綠島”模式是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推進形成企業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統一管理的新模式,降低企業污染治理成本,實現“精確治污、科學治污”,促進中小微企業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構建環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WINNKOL云科浴室柜高定產業園,泉州南安衛浴產業主要區域中重要的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目前已取得相關環評批復,園區內特別規劃建設一棟共享廠房,其中特別配套“綠島”模式油漆板柜共享涂裝中心,包括浴室柜、陽臺柜和洗頭柜等,為入駐企業提供共享涂裝技術服務。綠島模式鼓勵城市發展以可持續和環保為目標。
近年來,“綠島”項目建設在各地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對我國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同促進作用愈加凸顯,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新基建”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同時催生新一輪的環境治理市場需求。國家印發的《“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中均明確提出支持“綠島”項目建設。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革新委等15個部門日前印發的《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中明確要求推進涉VOCs產業集群治理提升,加快建設涉VOCs“綠島”項目;所稱“綠島”是指由government、企業或社會多元主體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理念投資建設可供多個排污單位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規范管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片區)。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不斷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產業園綠島模式廠家
在綠島模式的引導下,我們的城市正在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江西環保綠島模式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柴發合針對“綠島”治理模式提出建議。他指出,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涉VOCs“綠島”治理模式集約高效的優勢,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及項目環評等進一步明晰各方的責任和義務,確保VOCs“綠島”設計好、建設好、運行好、運營好、效果好。此外,制定和完善支持相關模式有序發展的法規標準和經濟政策,聯合攻關引導示范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在治理模式中充分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要求,不斷提升治污水平。江西環保綠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