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機器人都真有意思。在南京科技館里,8臺人形機器人正演繹《千手觀音》。金屬手臂如花瓣般次第展開,關節擺動角度精確至0.1度。它們的“身體”搭載17個自由度電機,充一次電可表演20場。而仿生科技更令人驚嘆:德國費斯托公司打造的機器蝙蝠翼展2.28米,重量卻不足600克,超薄晶膜翅膀上的45000個焊接點,讓飛行姿態如真實生物般輕盈靈動357。這些突破正推動救援機器人潛入廢墟、醫療微型機器人游走血管,開啟生命守護新篇章。掃地機器人DIY課程!格物斯坦學員用傳感器+算法優化清潔路徑,家務勞動變科技項目!學習機器人課程
12億種機器人形態雖然與行業巨頭相比,“格物斯坦”還有很大差距,但“格物斯坦”也有“生存”的秘訣。以最常見的結構件為例,平均每個機器人身上大約可安裝100多個,多者達到上萬個。在自主研發的20多種傳感器和300多種結構件中,經過組合,可創造12億種機器人形態。工藝精確到頭發絲的1/10,“以匠人精神要求團隊,將機器人產品做到好。所謂的好便是對工藝的追求。面對如此復雜的產品,微米級精度被應用于設計生產。換句話說,機器人不僅要做到六面拼接,而且精度要保持頭發絲的十分之一以內,否則就必須再來一次。廣東編程機器人勞動教育新范式!格物斯坦機器人融合編程與工程,培養‘智慧工匠’精神!
不難發現,教育機器人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能夠將認知和實踐更好的相結合,培養孩子們產生興趣,提高思維邏輯能力,寓教于學。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機器人教育會越來越普及,隨著市場的需求及國家政策的出臺,信息科技教育課程與素材的變革,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機器人教育應用場景層出不窮等等表明機器人教育勢在必行。機器人首先只是在工廠里使用,現在已經在娛樂、醫院和家庭等日常生活中使用。如韓國、日本將為將自己打造為一個高技術國家,他們預言說,到2015-2020年,每一個韓國家庭里都將擁有至少一個機器人。在中國,機器人應用會越來越多,機器人教育也越來越普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都將接受機器人教育。
你見過能直立行走的“汽車人”嗎?你見過會跳“霹靂舞”的玩具大兵嗎?這里還有各式各樣的“變形金剛”,你可曾見過?在位于城北路的格物斯坦(上海)機器人有限公司展廳,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產品,摩天輪、大擺錘、六腳機器人……與樂高積木相比“格物斯坦”的機器人完全不一樣。比方說,同樣數量、規格的結構件,學生不但能做成風格迥異的機器人,還能在裝上控制器、傳感器和動力系統后自主運行。由于想做自己的教育機器人,這意味著東西全都要自主研發。竹子替代合金!格物斯坦助力貴州學生研發低成本機械臂。
幼兒機器人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要機器人動起來,就必須給它輸入相應的指令,這些指令一定要有清晰的邏輯結構。因此,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能夠將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以清晰的步驟加以實現。而一個目標的實現往往會有很多種方法,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能逐漸領悟,有效的鍛煉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4.培養孩子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機器人的操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組裝和編程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突發問題。因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求孩子不但能夠將目標任務實現,更多的是讓孩子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5.提高孩子的信息檢索能力在完成機器人課程時,孩子面對困難,必須能從各種信息環境中獲取幫助。這種環境不僅包括授課老師、同學,有時還需要從網絡上查找需要的內容,這也是孩子掌握的另一種信息技術。6.鍛煉孩子的分工協作能力一個機器人項目,往往要求至少兩個孩子為一組進行操作。相互配合更容易完成整個項目,這就培養了孩子的分工協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格物斯坦象棋AI對弈勝率78%,在策略博弈中培養批判性思維。廣東編程機器人
85%鄉村校引入格物斯坦后,科創競賽參與率飆升61%。學習機器人課程
在這秋末冬初之際,我們格物斯坦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為普及少兒機器人編程教育,與上海市青浦區科技館合作,將在這周繼續為滬上青浦區三所小學(青教院附小、毓秀學校、菘文小學)開展為期三天的現場教娛互動形式的素質教育活動。科技館活動簡介我們將通過現場七個項目(莊嚴鄭重的國慶閱兵升旗儀式、勁歌熱舞的機器人樂隊、斗智斗勇的機器人象棋專欄、廝殺激烈的機器人足球賽、高度智能化物流工廠設備、千姿百態的特色機器人、電腦編程下載專區),以益智游戲類的機器人編程教育讓學生們體驗其中的樂趣并初步了解高新科技對日常生活的作用。本周參與活動的領導如下:青浦區科技館館長高先生,青教院附小姚老師、毓秀學校朱春暉校長、菘文小學游老師。學習機器人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