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責任 規范運行,通過大數據平臺監管+線下監督的方式強化監管,通過政策宣貫、使用指導、簽訂協議書等方式規范和明確集中凈化系統的資產歸屬、使用要求、責任風險劃分等,進一步壓實餐飲商戶排污主體責任,強化設備設施的規范化運行和維護,形成government監管多元共治的油煙治理運維體系和長效治理管控模式。 截至目前,在高新區綜合執法局以及餐飲商戶、小區業主的通力配合下,系統已平穩運行100余天,各項運行指標滿足設計要求,系統及設備運行穩定,滿足使用要求和油煙綜合治理指標要求。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遵循生態對城市發展的保障和依托。江蘇廢氣綠島模式項目
在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全域位于北侖區)的霞浦汽配創業園里,寧波北侖宏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遠)的污水處理站正在運作。這座日處理能力30噸的脫模廢水處理站,不只能夠滿足宏遠自身的治理需求,還能供園區其他有壓鑄工藝的企業使用。而宏遠所需的噴塑生產線及前處理廢水設施,則由“鄰居”寧波飛興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享”。這樣的互助共享合作方式,是寧波市北侖區探索應用環保“綠島”模式的體現。江蘇粉末綠島模式業務在綠島模式的引導下,我們的城市正在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簡化審批,讓企業“較多跑一次”,在北侖區萬洋眾創城小微園區,首批10家企業從開始委托編制“打捆環評”到各自獲取批復不足20個工作日,較革新前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企業環評費用大幅減少。一年來,83家企業環評審批時同步申領排污許可證,企業“較多跑一次”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據了解,為簡化優化準入通道,寧波市北侖區制定實施《北侖區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環境準入指導意見(試行)》,對可免批的項目一律免批,對不能免批的項目實行打捆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一律簡化審批,對既要環評又要許可的項目,全方面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融合試點,一律實現“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審批、一次辦結”。
“綠島”項目期待更多用戶,但一個現實困境是:合法排污的市場主體,擔心污染物送到“綠島”處理后成本增加;部分違法排污的市場主體,更不愿意用“綠島”,從“零成本”變成有成本。除了錢的因素,市場主體將污染物送“綠島”處理后,自家排放數據必然被“綠島”獲取,進而被監管部門掌握,這是一些市場主體隱秘的顧慮。沒有足夠的用戶,“綠島”顯然難以為繼。“入島”不積極的困境,如何打破?蘆昱建議,一方面,“綠島”項目充分考慮用戶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服務費用;另一方面,部門采取一些倒逼措施,如降低對“入島”市場主體的監管頻次,而將不愿“入島”的市場主體作為重點監管對象。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要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為目標。
8月11—12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支持、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單位承辦的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檔次高論壇暨首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大會(簡稱“大會”)將在美麗的濱海城市——江蘇鹽城舉辦,為期一天半的大會將以“讓共享治污發揮共贏效應”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省市領導、專業人士學者和企事業單位等表示共同聚焦研討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等議題開展研討交流,普遍凝聚共識。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培養了一批具有環保意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集中治理綠島模式可研報告
綠島模式是一種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城市規劃模式。江蘇廢氣綠島模式項目
集中式油煙治理“綠島”是省內政策支持和引導的重要方向。江陰高新區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綠島”項目通過統一標準的治理模式,協助餐飲服務企業一次性解決油煙污染治理難、投資高、運維繁的問題,節省了管理及執法人員的人力資源成本,促進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區域細顆粒物及臭氧系統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證。對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一直是中小企業的沉重負擔。如何為中小企業減負?王亞男分享了一個方法,根據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綠島”。江蘇廢氣綠島模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