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算,以1萬畝、水深1米為例,每年可削減氨氮2.04噸、CODcr(化學需氧量)134噸、總氮19.25噸、總磷1.89噸。服務業“綠島”如江陰市澄江街道汽車修理集中噴涂項目,將原本點小面廣的汽修噴涂作業全部集中于6個中心,采用“干磨+烤漆+清洗”等工藝,配套建設規范的廢氣收集及處理系統,直接服務130余家汽修店,既減少了單個汽修店的治污成本,又提高了廢氣集中治理效率,有效降低了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同時,“綠島”項目減下的排污總量指標,還能騰出空間,支持當地優良重大項目落地,實現了互利多贏。綠島模式強調區域間的合作與協同,共同推動綠色發展。綠島模式裝置安裝
除了銅山區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徐州市還建設了賈汪區駿發活性炭集中脫附中心項目,這兩個項目能夠滿足兩地及周邊地區500余家中小企業企業活性炭集中脫附需求,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活性炭不及時更換、流于擺設、監管難度大的問題。同時對脫附的VOCs等污染物進行妥善處置,提高VOCs治理水平,降低了區域危廢活性炭總產生量。初步測算,相對于分散治理,項目年可降低區域活性炭使用量1.2萬噸,可實現VOCs減排500噸以上。遼寧綠島模式單位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生態系統。
簡化審批,讓企業“較多跑一次”,在北侖區萬洋眾創城小微園區,首批10家企業從開始委托編制“打捆環評”到各自獲取批復不足20個工作日,較革新前節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企業環評費用大幅減少。一年來,83家企業環評審批時同步申領排污許可證,企業“較多跑一次”的獲得感明顯增強。據了解,為簡化優化準入通道,寧波市北侖區制定實施《北侖區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環境準入指導意見(試行)》,對可免批的項目一律免批,對不能免批的項目實行打捆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一律簡化審批,對既要環評又要許可的項目,全方面開展環評與排污許可融合試點,一律實現“一套材料、一窗受理、同步審批、一次辦結”。
生態“綠島”建設效益明顯。首先,是經濟效益。全省篩選確定的“綠島”項目,惠及中小市場主體超過5萬家,經初步估算,可節約治污成本超過30億元。其次,是環境效益。據測算,全省已建成的126個“綠島”項目,可每年削減化學需氧量18050噸、氨氮499噸、總磷157噸、顆粒物836噸、揮發性有機物1206噸,危險廢物收集能力達到13.5萬噸,有力推動了環境質量改善和環境風險降低。再次,是管理效益。由于“綠島”變分散治理為集中治污,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對象變管“多個”為管“一個”,監管力量更加集中,監管效果也明顯提升。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生態環境保護經驗。
在江陰市,《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了解到,當地已篩選出28個“綠島”試點建設項目,涉及工業、農業及服務業,分布在全市各鎮街園區,項目總投資60億元。隨著這些項目的有序推進,江陰將加快實現污染物集中治理,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江陰泉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籌建的500噸/日一般工業固廢處置項目服務于周莊鎮山泉村及周邊企業,投資9800萬元,主要處置周邊企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毛、廢紗、廢化纖、服裝邊角料、廢棄包裝物以及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并利用一般工業固廢處置過程中產生的余熱生產蒸汽供予周邊有蒸汽需求的企業。該項目建成后計劃每日處理500噸一般工業固廢,脫水后每噸熱值穩定的工業固廢可產生約1.8噸蒸汽。項目在解決周邊企業一般固廢處置難、處置成本高的同時,又可以滿足周邊企業的部分能源需求,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綠島模式注重城市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福建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運營公司
綠島模式強調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環境污染。綠島模式裝置安裝
配套激勵政策。協調金融機構給予“綠島”項目建設主體低息借款,對符合綠色金融獎補政策的,給予借款貼息等支持;將“綠島”項目納入項目環評“綠色通道”,優先提供排污總量指標,做到快批快辦;對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綠島”項目獎補辦法,對工業和服務業“綠島”項目、農業“綠島”項目,按照不超過核定環保設施投資總額的20%、40%直接給予獎補,切實緩解“綠島”項目建設的投資壓力。綠島模式裝置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