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模式能提升活性炭品質規格。當前市面上活性炭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齊,難以保證廢氣處理效果,且低品質活性炭不利于后續再生活化。本次試點裝置廢活性炭采用拋棄式處理,不宜采用蜂窩活性炭,因此原生活性炭統一選擇煤質顆粒型活性炭,直徑4mm,堆密度0.45g/mL,碘吸附值不低于800mg/g或四氯化碳吸附率不低于60%。并且活性炭箱內襯隔網孔徑統一為2.8mm,以便于匹配活性炭再生中心生產線篩網孔徑,確保廢活性炭高效再生循環使用。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提升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上海大氣綠島模式設計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綠島”治理模式具體有三類應用案例。一是在吸附劑使用量大的地區(城市、園區和產業集群),建立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處置中心,同步完善吸附劑規范采購、統一收集、集中再生的管理體系,實現活性炭資源的循環利用。二是在同類型有機溶劑使用量較大的園區和集群,建立溶劑分散回收+集中提純/處置中心,實現有機溶劑的循環利用。三是在同一類別工業涂裝企業聚集的園區和集群,建設集中涂裝中心,對噴涂廢氣進行統一高效治理。這些應用案例在行業內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成功帶動了從事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和溶劑分散回收+集中提純/處置企業的快速規模化發展。粉末綠島模式設計單位在綠島模式的指導下,我們加強了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據悉,目前共規范形成19家集中噴涂中心,為區內企業提供綠色高效共享服務。建成3個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集貯存中心和5個街道一般工業固廢分揀點,為全區4000余家中小微企業的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廢提供“一站式”服務。共享污染治理“綠島”的企業治污成本減少一半以上。組團管理,環境xin訪量同比下降30%,“綠島”模式改變了從前的單一監管,組建以屬地government、地產商、企業或專業機構等多種形式的園區管理機構,明確相關環保責任和義務,負責園區生態環保事務落實。
所謂“綠島”,就是指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境公共基礎設施。近年來,徐州著力推進“綠島”項目建設,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中,用“綠島”串起了生態產業鏈,家具企業集中噴涂,廚余垃圾集中處理,秸稈集中回收利用……污染物實現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后,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實現污染物大幅削減,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活性炭被譽為水和空氣的"清潔劑",被主要用于廢氣和廢水的治理。然而活性炭使用一段時間后,會達到吸附飽和,不只沒有繼續吸附有害物質的能力,還會成為污染物的富集體,因此需要及時更換,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環保污染治理成本。為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徹底解決活性炭更換不及時問題,徐州市在環保綠島項目建設中,布局建設兩家活性炭集中脫附再生項目。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生態系統。
2020年2月,江蘇將共享經濟理念融入環保治污領域,引導市場主體建設共享型環保設施——“綠島”項目,成為全國頭一個在全省范圍內探索“集約建設、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到目前為止,江蘇全省已篩選確定187個“綠島”項目,有力促進了企業達標排放,也讓中小微市場主體騰出更多精力謀發展。組織召開全省“綠島”建設現場會,先后編制兩輯《全省“綠島”建設試點項目典型案例匯編》,以豐富的典型案例,分享經驗做法,加強引導示范。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遵循生態對城市發展的保障和依托。粉末綠島模式設計單位
綠島模式強調城市規劃要采用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上海大氣綠島模式設計
近日,天臺VOCs治理“綠島”的新模式案例成功入選2022年度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較佳實踐案例。此外,天臺還被列入浙江省減污降碳協同試點縣,成為臺州市頭一個試點縣。作為該項目試點單位,臺州市瀚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永強介紹,“綠島”的新模式運作后,大幅度提升廢氣治理效果,實現了廢活性炭的資源循環利用,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和管理風險,目前服務范圍已經覆蓋到臺州全市,從開始的試點3家企業,到現有近100家企業與公司簽訂處置協議。上海大氣綠島模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