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作為解決廣大中小企業降低治污成本的方案,“綠島”應運而生。“綠島”其實是一個通俗形象的稱呼,在國家層面,它的名字叫做——污染集中控制治理。主要指由government或組織多元投資,配套建設共享共用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施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綠島”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劃分為不同類型。工業“綠島”,例如區域性活性炭集中再生、溶劑集中回收處置、集中噴涂中心等。農業“綠島”,例如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等。還有服務業“綠島”,例如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等。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成功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生態系統。福建活性炭循環綠島模式投資
實現廢氣源頭全密閉全收集。橡膠行業煉膠、硫化工序是VOCs等廢氣產生的主要環節,傳統的廢氣收集設施簡單落后,且收集效率低,廢氣無組織擴散嚴重。強化源頭管控,針對各個典型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廢氣收集方式,對硫化和修邊工序產生廢氣進行了全密閉全收集,并在硫化機密閉單間操作口安裝了一套聯動裝置,用于控制進出自動關閉,提高廢氣收集率。推行活性炭“碳箱碼”管理,平臺將根據企業活性炭設施的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和環境風險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實時進行紅、橙、黃、綠四色賦碼,實施精確分級監管。該平臺“榮獲浙江省數字開放大賽二等獎”。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招商綠島模式注重培育綠色文化,提高了全社會的生態文明素養。
新模式的順利運作還需要良好的平臺支撐,為此,天臺建立“以廢治廢”固廢產業數字化平臺,加強設施運行智慧化管理,建立活性炭全過程智治監管平臺,打造活性炭設施管理、活性炭設施改造、活性炭更換、廢活性炭處置的數字化全業務體系。經過一年多的試點推廣,天臺通過“綠島”模式,實現“以廢治廢”,有效解決小微企業活炭吸附設施運行成本高、管理難度大、運行不規范問題,實現活性炭再生企業運營效率提升45%,經濟效益增加30%;小微企業環保管理費用下降60%,活性炭費用節約45%,活性炭4次再生循環,減少約80%由活性炭使用帶來的碳排放。
針對上述情況,一味處罰不是辦法,粗暴關停更不可取,由此“綠島”理念應運而生。“綠島”項目旨在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為中小企業建設共享的污染治理設施,以合同委托形式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服務,從而較大化地降低治污成本和污染超標風險,既可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又能解決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尤其是讓近幾年受肺炎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等,降低治污成本,騰出更多的精力聚焦主業、安心經營、放手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由于“綠島”打通了中小企業污染治理的“較難點”,找到了兼顧各方利益的“較優解”,government樂意干,受企業歡迎,大眾得實惠,一經推出就得到普遍認同。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遵循生態對城市發展的保障和依托。
日前,位于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浙江虞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6000噸飽和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順利通過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申領驗收工作,為集中高效處理較大區域范圍內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打下了堅實基礎。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投運后,每年可再生活性炭產品1萬噸,基本覆蓋園區所有工業生產企業,可幫助周邊企業減少VOCs排放1000噸左右。“相當于減少3.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4.5萬噸標準煤,真正實現減污降碳、綠色環保。”該負責人說。綠島模式鼓勵城市以生態保護和自然景觀保護為目標。廢活性炭再生綠島模式招商
綠島模式強調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環保策略,提高了環保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福建活性炭循環綠島模式投資
長期以來,工業集聚區及入駐企業在環保管理中存在自覺性不高、投入不足、管理不強以及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環保監管疲于應對等問題。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于2021年4月出臺《北侖區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環保“綠島”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針對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及入駐企業,在生態環境領域全方面實施準入政策簡化優化、產污工段集約集成、治污工程共建共享、環保監管統合統一、產業鏈條融化融合的系統集成革新,分別涉及審批、治污、監管、產業四個環節,創新提出打造要素保障“綠島”、污染治理“綠島”、服務監管“綠島”和清潔生產“綠島”,建立環保“綠島”模式。福建活性炭循環綠島模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