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業務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推出輕量化服務方案,讓中小企業也能享受市場化紅利。小微企業因用電量小、專業能力弱,單獨參與電力市場成本高,而廣深售電的 “小微售電包” 解決了這一痛點:一是簡化簽約流程,通過線上平臺 30 分鐘完成注冊,無需復雜資質審核;二是提供 “按實際用量結算” 模式,避免固定電量合同的違約風險;三是配套節能工具包(如智能插座、用電分析小程序),幫助用戶識別高耗能設備。廣東某產業園區 20 家小微企業接入后,平均電價降低 0.04 元 / 度,且通過節能工具包優化用電習慣,額外節電 8%。售電服務的下沉,讓小微企業不再是電力市場化的 “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廣深售電,以光伏儲能為翼,助力企業綠色發展。河源企業售電優勢
售電業務與儲能技術的協同,是廣深售電降低用戶成本的關鍵手段。公司在廣東多地落地的儲能項目,如深圳工業園 120kw/220kwh、某企業 240kw/440kwh 系統,均與售電服務深度綁定。用戶通過售電套餐低價購電后,在電價低谷時段將電能存入儲能系統,高峰時釋放使用,既規避了峰段高價,又保障了供電穩定。某新能源企業應用該模式后,不僅電費降低 20%,還在電網故障時依靠儲能維持關鍵設備運行,減少損失超 50 萬元。這種 “售電 + 儲能” 模式,讓用電從 “被動接受” 變為 “主動調控”。河源企業售電有優惠嗎選擇廣深售電,享受一站式能源服務。從售電到光伏、充電樁,滿足多元用電需求。
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參與市場;一種是間接參與市場。(1)直接參與市場:即選擇向售電公司購電成為零售用戶,或向發電企業購電成為批發市場用戶。110kV及以上的電力用戶可以選擇成為批發市場用戶或零售用戶;其余工商業用戶自行選擇售電公司代理參與電力零售交易。(2)間接參與市場:即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默認為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可以在每季度末15日前選擇直接參與市場,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相應終止。
什么是電力現貨市場?電力現貨市場就像是一個“菜市場”,但賣的不是菜,而是電。發電企業(比如煤電廠、風電站)把電拿到市場上賣,用電側(比如售電公司、工廠)來買電。雙方根據供需情況實時討價還價,確定電的價格。比如,當用電需求高時(比如夏天開空調多),電價可能上漲;需求低時(比如半夜),電價可能下降。市場管理情況日報一部分的“市場管理情況”可以理解為“當天有哪些人參與了交易”。比如:●售電公司(350家):類似“中間商”,從發電廠買電再賣給用戶?!翊笥脩簦?家):用電量很大的工廠或企業,可以直接買電?!癜l電企業(156家):生產電力的公司,比如煤電廠、核電站、風電場等。●發電機組(328臺):具體發電的設備,比如130臺煤電機組、117臺燃氣機組等。這些數據說明市場參與者很多,電力供應來源多樣(煤、氣、核能、新能源等),保障了供電穩定。發電企業生產電力的公司,比如煤電廠、核電站、風電場等。
“售電”指的是向終端用戶(如家庭、工廠、商店等)銷售電力商品的行為和業務。簡單來說,售電公司就是電力的“零售商”。為了更好地理解售電,需要把它放在整個電力系統的鏈條中來看:發電:發電廠(如火電廠、水電廠、風電場、光伏電站、核電站等)生產電力。輸電:國家電網或南方電網等電網公司運營的高壓、超高壓電網,負責將發電廠生產的大量電力遠距離輸送到各個區域。配電:地方電網公司運營的中低壓配電網,負責將電力從輸電網節點(變電站)分配到終端用戶(小區、工廠、寫字樓等)。售電:售電公司從發電廠或電力交易市場購買電力,然后銷售給終端電力用戶。售電公司不擁有電網(輸配電網絡),它經營的是電力商品交易本身。發電機組:具體發電的設備,比如煤電機組、11燃氣機組等。商業售電業務
“售電”指的是向終端用戶(如家庭、工廠、商店等)銷售電力商品的行為和業務。河源企業售電優勢
廣深售電以售電為中心,正從區域能源服務商向全國性品牌平臺邁進。依托深圳總部的區位優勢,公司已將服務拓展至廣東周邊多省,并計劃深化 “售電 + 光伏 + 儲能 + 充電樁” 的全產業鏈布局。未來,隨著電力市場化變革的深入,公司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出更多綠色電價套餐,擴大虛擬電廠的覆蓋范圍,讓售電服務不僅滿足基本用電需求,更成為企業實現數字化、低碳化轉型的助力。憑借 “信用中國” 欄目的入圍資質與近十年的行業口碑,廣深售電有望將 “您用電,我用心” 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用戶,成為售電行業的典型品牌。河源企業售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