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5118定義的PnC是一種智能充電方式,車主只需要把接頭插到車上,不需要支付操作。第二代ISO15118-20把接插動作也省略了,定義了無線充電和機器臂充電,無線充跟手機的無線充類似,車停在無線區域就行,機器臂充電是由機器臂完成接插充電頭的動作,車主不需要動作,當然ISO15118只定義了在無線充時的車樁信息交互內容,無線充和機器臂的硬件結構實現不屬于充電協議的范疇,由其它組織定義。中國的國標新的2023版還沒有定義無線充和智能充電,國標的交流和直流充電接口也不兼容,車端得留兩個充電座多占了空間。ISO15118的樁遇到國標車得加一個轉接頭才能充電。印度的新能源汽車有國標口也有歐標口。歐標充電樁轉接頭
ISO15118協議定義了兩種簽權方式,EIM(external identification means)和PnC(plug and charge)。簽權就是啟動充電的意思。EIM外置簽權包含手機掃碼啟動充電,刷卡或者按鍵,或者插車后直接進入充電不需要簽權動作,這些都屬于EIM。PnC是即插即充,這和家庭使用場景的插樁直接進入充電,不需要掃碼或刷卡不是一回事。PnC指的是在運營樁上充電時,插車后直接進入充電,不需要車主參與掃碼或刷卡這些支付相關動作,支付動作由樁和車溝通好后聯系后臺去完成,后臺對接了車主的銀行自動扣費接口。汽車充電轉接頭很難參與到PnC系統中,當然目前現實中極少PnC實現,都是EIM。烏克蘭充電樁轉接頭充電樁不匹配怎么辦呢用轉接頭。
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步興起,充電樁呈現國標與歐標混雜的狀態。首都比什凱克的新建社區里,中資企業參與建設的國標樁與歐洲品牌安裝的歐標樁相鄰而立。當地購買國標車的居民,家中若裝了國標樁,日常充電方便;但外出到市中心的歐標樁區域,就必須用上歐標轉國標轉接頭。有車主反饋,轉接頭體積不大,放在后備箱不占空間,出遠門必須帶上,能解決關鍵時刻的充電難題,拓展了國標車的使用范圍。汽車經銷商甚至汽配銷售商都關注轉接頭產品。
東南亞消費者對國標車的接受度正逐步提升。一方面,中國汽車品牌通過參加當地的車展、舉辦試駕活動等方式,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國標車的優勢;另一方面,一些在東南亞工作和生活的華人,對中國品牌有天然的親近感,成為國標車的首批使用者,并通過口碑傳播帶動了更多人購買。此外,國標車的外觀設計也越來越符合東南亞年輕人的審美。盡管國標車在東南亞市場表現不俗,但充電問題仍是其面臨的一大挑戰。由于當地國標樁和歐標樁并存,且不同國家的充電樁分布不均衡,國標車車主在出行時可能會遇到找不到適配充電樁的情況。比如在印尼的一些偏遠地區,歐標樁較為常見,國標車很難順利充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印度的新能源汽車標準實際上是國標改的。
小米SU7標準版充電電壓486v電量73.6kWh,實測充電電壓電流限額是478V/400A,留了一點余量。在一臺輸出電流200A的直流樁充電,一進入充電車端就發出了478V/200A的充電請求。車內電池實際電壓在電量低的時候遠低于478V,是隨著電量增加而增加,比如70%電量的時候電池電壓是426V。持續200A充電充滿不超過50分鐘,還是有點久。SU7PRO版也是486V400A的電池,充電時長和標準版差不多。SU7MAX是871V400A高壓平臺,電壓抬高了一倍充電速度提高一倍,它充滿電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如果用充電轉接頭會不會降低su7的充電速率呢,如果轉接頭不是發熱短板就不影響。發熱大小跟電流大小有關,跟電壓沒關系。國標新能源汽車在歐洲怎么充電?用轉接頭。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充電轉接頭
轉接頭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件。歐標充電樁轉接頭
嘿客攻擊汽車充電樁,俄烏開戰后有嘿客入侵莫斯科的汽車充電樁,充電樁屏幕上顯示支持烏克蘭的信息。在Pwn2Own Automotive 2025嘿客大賽中,多家名充電樁被成功入侵,帶來的結果是充電樁癱瘓。汽車充電樁如何增強自身安全呢?充電樁的充電功能是不需要借助互聯網就能完成,樁聯網有兩個用途,一是支付,二是手機APP遠程管理充電。家樁不需要支付,私人用樁可以不聯網。另外就是充電樁增加加密措施,比如借鑒歐美標的充電協議ISO15118 PnC,從應用層到物理層,它定義了很高級別的加密。對于支持PnC的歐標樁,用歐轉國轉接頭給國標車充電,PnC加密功能還能起作用嗎?那要看轉接頭是否也支持PnC,很難做到。歐標充電樁轉接頭
深圳市柏正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廣東省等地區的電工電氣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深圳市柏正科技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