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國標樁與歐標樁呈現出并存的態勢。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與中國經貿合作密切的國家,隨著大量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涌入,國標樁的建設逐漸增多,在一些商業區和居民區都能看到其身影。而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由于早期與歐洲汽車品牌合作較多,歐標樁的分布更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老牌的停車場和加油站。這種兩種標準充電樁并存的情況,與當地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密切相關。這對于新能源車的用戶來說就會加劇充電難的問題,本來樁就不多,而且只有部分樁能適用。出口到中東的新能源汽車要用到轉接頭。白俄羅斯新能源充電轉接頭
俄羅斯沒有統一充電標準,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穩步發展,充電樁以歐標為主,但隨著與中國合作加深,國標樁也逐漸增多。當地進口的國標車數量逐年上升,車主們幾乎都配備了歐標轉國標轉接頭。一位在莫斯科經商的華人說,市區的商場、停車場多是歐標樁,插上轉接頭就能給國標車充電,去中資企業集中的區域,又能直接用國標樁,兩種充電方式切換自如,轉接頭成了車上不可或缺的配件。而且俄羅斯幅員遼闊,充電樁的密度難以提升到夠用的程度,跨區域長距離駕駛新能源汽車惦記的就是能充電的充電樁。南非直流充電轉接頭跨區域出行有必要備一個轉接頭。
國標車在東南亞的出口起步:近年來國標車開始積極進軍東南亞市場。起初,主要以比亞迪、吉利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為主,憑借價格優勢和穩定的性能,在東南亞部分國家打開了局面。例如,在泰國,國標新能源汽車憑借適合當地路況的設計,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在越南,一些城市的出租車公司開始批量采購中國國標電動車,用于日常運營。國標充電口的車比歐標口的車成本更有優勢,國標樁的成本也更有優勢。國標車和歐標樁并存的情況下,需要轉接頭來緩解樁車比不足的矛盾。
汽車充電轉接頭,比如歐標轉國標轉接頭,是只能用在直流充電,能用于交流充電嗎?比如歐標交流樁,它和直流樁的插頭結構兼容,插到歐轉過轉接頭上能給國標車充電嗎?充不了。國標直流充口只能充直流電,如果需要轉接頭實現交流轉直流,不光軟件協議轉接,還得加一個直流轉直流的電源模塊,體積增加很多,這就成了一臺直流樁而不是轉接頭了。即使歐標交流樁也不能通過簡單的轉接頭給歐標直流口充電,交流電轉直流電需要一個復雜的電路來完成。交流樁只能充交流口。轉接頭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配件。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簡介。汽車充電樁分交流樁和直流樁。通常說的慢充是指交流樁。交流樁本質是一個開關,開關導通后把電網的交流電送到車內。電池只能用直流電充電,車內部有一個OBC模塊把交流電轉成直流電后才落到電池上充電。交流樁電路板簡單,結構小巧,成本也低,通常幾百元人民幣。而直流樁輸出直流電,直接落在車內電池上充電,車內不需要電壓轉換模塊,車的成本可以降低,但樁的成本上去了,電網交流電轉成直流電的電源模塊集成在直流樁內部,這是直流樁成本的大頭。直流樁的直流電直接落在車的電池上充電,相比起交流充電,直流充電就要涉及更多的安全問題。為了充電安全,世界上有三個直流充電協議,中國國標,歐美的CCS和日標的Chademo。三版充電協議對安全的側重點有差異,互不兼容,充電口的結構也不同。問題來了,如果國標車遇到歐標樁怎么辦?充不了電。而且充電標準不統一的地區有很多,存在多種樁。不過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個新產品,汽車充電轉接頭。用它可以在協議不兼容的樁和車之間協議轉接給車充電。國標車帶轉接頭出口就可以解決充電樁不匹配的問題。南非直流充電轉接頭
國產新能源汽車在中東很受歡迎。白俄羅斯新能源充電轉接頭
新出的小鵬P7官宣5C充電速度,5C充電是什么意思?1C就是對于容量1Ah的電池以1A電流充1小時把電池充滿了,如果5Ah電池1C充電就是以5A電流充電。小鵬P7入門配置是74.9kwh電池800V電壓,大概100Ah的電池,1C充電就是100A電流充電,5C就是500A,也就是快能1/5h完成充電。不過目前公共充電樁很少能輸出超過400A電流,按400A800V也就是320kw的充電功率充已經是極速了。鋰電池充電電流大到一定程度溫升加速,還會影響電池化學結構,電池壽命打折扣。通常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的放電速度可以達到10C以上,但充電速度建議不超過2C(沒找到專業文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小車大電流不超過200A。抬壓提高充電速度不會影響單個電池的充電倍率,是更可取的加速方式。直流充電轉接頭,如果銅排不夠粗通流能力不足時超過200A容易過熱。白俄羅斯新能源充電轉接頭
深圳市柏正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廣東省等地區的電工電氣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深圳市柏正科技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