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財稅合規警示:67萬元銷售收入未申報,一企業被罰4萬余元
近日,廣東省湛江市稅務局對外公布了一則稅務行政處罰案件,廉江市智藍貿易有限公司因在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間未依法申報天貓平臺銷售收入674,463元,被稅務機關依法追繳稅款及罰款共計12萬余元。該案例為電商行業涉稅合規管理再次敲響警鐘。
處罰文書(湛稅二稽罰[2023]17號)顯示,涉事公司通過“三角牌智藍專賣店”在天貓平臺實現銷售收入后,未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終認定其行為構成偷稅,依法追繳稅款82,694.82元,并處偷稅金額50%的罰款41,347.41元,涉及稅種包括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企業所得稅。涉稅風險分析:電商行業需關注三類典型問題該案件反映出當前電子商務領域在稅務處理中普遍存在的幾個高風險環節:一、平臺銷售收入透明度較高,隱匿收入難度大稅務機關在稽查過程中調取了該企業的銀行賬戶流水及平臺數據,固定了涉稅證據。隨著稅收大數據建設不斷推進,主要電商平臺已逐步實現與稅務系統的數據共享,企業企圖通過不申報平臺收入逃避納稅義務的做法難以隱匿。二、“零申報”狀態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易引發預警涉事企業因存在真實經營活動卻長期進行零申報,觸發稅務系統內部預警機制,終成為稽查對象。稅務機關提醒,對于已發生經營行為的企業,應依法如實申報納稅,避免因不當申報行為帶來不良后果。三、跨區域經營并非稅收監管“盲區”本案中,盡管電商業務具有跨地域特性,但企業注冊地稅務機關仍依法實施監管并作出處罰。目前,全國稅收大數據體系和跨部門協作機制已基本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多維度覆蓋,傳統認知中的“監管洼地”已逐漸消失。專業建議:電商企業應強化財稅管理針對日益規范的稅收監管環境,相關企業應當重視以下合規要點:
1.全方面確認收入,規范入賬管理
所有經營收入,包括公戶、私戶收款及平臺結算金額,應當全部納入企業對公賬戶,依法開具票據,并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稅務申報。
2.杜絕脫離實際經營情況的“零申報”
企業應持續規范納稅申報行為,如實際發生業務,應依法依規申報納稅。建議借助正規財務軟件或專業機構服務,提升賬務處理準確性。
3.確保業務鏈、資金鏈與票據鏈一致
構建業務、合同、資金和發票“四流合一”的合規體系,定期開展稅務健康自查,從源頭上控制涉稅風險。
1.財稅安全基本原則:
真實、透明、完整地反映經營成果,是企業落實納稅義務的根本保障。
隨著稅收監管進入數字化、智能化階段,電子商務行業涉稅管理日益規范。企業應主動加強財稅制度建設,切實提高合規意識——依法納稅既是法律義務,也是健康持續經營的重要基石。
稅務專業人士提示,電商企業應及時排查涉稅風險,完善內部稅務管理體系,必要時可尋求專業機構支持,共同營造公平透明的稅收環境。
發布聲明:
本文內容基于公開稅務文書及行業常見風險撰寫,不構成任何稅務建議。企業具體涉稅問題請以主管稅務機關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