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二級巡視員張文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泰州市委副書記、萬聞華等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主持。來自government、協會、化工園區、行業企業等近1200名表示參加了本次會議。在4月12日舉辦的“綠色燃料發展”專題論壇中,國家環境保護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張煒銘教授以“基于有機廢水能源化的工業綠島模式開發及應用探索”為主題,介紹了南大環保通過集約建設、共享治污、資源化能源化的“綠島模式”,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建立不同功能定位的水處理分中心,采取不同工藝針對性解決園區水污染治理管控痛點問題的初步探索。綠島模式注重生態平衡,通過科學規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上海危廢活性炭綠島模式設計廠家
農業“綠島”如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水產智能化養殖尾水凈化處置項目,采用三級凈化工藝,水產養殖戶的尾水可通過管道或生態排水溝渠導入凈化區統一處理,處理后的養殖尾水還能循環使用,有效解決了320余家水產養殖戶、總面積達4500畝的尾水凈化問題,養殖尾水固體懸浮物、總氮和總磷去除率分別達95%、80%和80%,出水水質可達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據估算,以1萬畝、水深1米為例,每年可削減氨氮2.04噸、CODcr(化學需氧量)134噸、總氮19.25噸、總磷1.89噸。福建活性炭回轉窯綠島模式加盟綠島模式注重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按照"合理規劃、進園入區、基礎設施完備、產業提檔升級"的總體要求,通過"抓大促小、以大帶小、整合重組、騰籠換鳥"等多種方式整治,先后建設成睢寧縣。豐縣、邳州家具制造企業集中區6個集中噴涂中心,實現由分散經營到集中噴涂、由簡單低效治理到高效收集處理,處理效率由30%提升為90%,大幅削減了VOCs排放,同時大幅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本次技術改造,主要是將1號線生產工藝由調直除銹淋涂升級為往復機無氣噴涂。”據西咸環境集團總經理助理張晨暉介紹,改造前,1號線使用淋涂工藝時水性油漆用料損耗較大,烘干速度慢,生產效率不高,完成技術改造后,可噴涂構件種類由6m標準架管擴展為各類架管、網片及高度200mm以內的鋼構件,擴大了噴涂種類,年產能由1萬噸提升到了2萬噸,成功實現產能翻倍。
據介紹,江蘇省是全國頭一個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綠島”的省份,這一舉動也徹底打響了“綠島”品牌,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政策體系,積極地引導市場實體去建設共享型的環保設施,在各地市涌現一批先進典型經驗。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陳善莉介紹,經過三年來的建設,截至目前,江蘇省已建成154個綠島項目,惠及中小微市場主體超過3萬家,推動了“一升一減一降”,即排放達標率上升、污染負荷削減、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概率降低。在綠島模式下,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近日,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已建成區域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1號噴涂生產線完成技術改造,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年產能由1萬噸提升到2萬噸,實現產能翻倍。由陜西西咸新區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西咸新區VOCs“綠島”共享噴涂中心,是全國頭一個設施共享噴涂中心,也是全省頭一個臭氧污染防治“抓點示范”項目、西咸新區“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標志性工程之一,西咸新區在臭氧污染防治方面探索實踐的階段性成果。綠島模式重視城市與自然生態環境的融合。福建VOCs綠島模式項目
綠島模式不僅關注城市環境,還注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改善。上海危廢活性炭綠島模式設計廠家
銅山區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位于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為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面積約37畝,總投資約為7000萬元。項目采用熱再生工藝,以回收廢活性炭為原料,使用回轉爐脫附再生,可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一般的70%恢復到95%以上。“我們做過市場調查,全市每年只作為危廢處理的廢活性炭就有9000噸,這還不包括一般固廢,而生產1噸活性炭需要3噸優良原煤作為原料。從節約能源的意義上來講,再生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一年能夠為徐州節省6萬噸煤炭。”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姜濱介紹說,從技術上來說,一般的活性炭可以反復利用3次,優良活性炭甚至可以達到5—7次。上海危廢活性炭綠島模式設計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