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夜間工作時需要依靠紅外機芯進行高清成像,而想要具備AI檢測識別的能力則可以通過植入圖像處理板。成都慧視可以根據需求提供整套的建設方案,實現快速集成開發。慧視Viztra-LE026圖像處理板+MiNO?17紅外機芯的組合方案,兩款產品均使用小巧設計,整體組合重量在30g左右,并且都采用小功耗設計,用在無人機領域不會過多增加負擔。在算法的賦能下,能夠實現穩定的目標檢測識別。Viztra-LE026圖像處理板重量在10g左右,采用了瑞芯微全國產化芯片RV1126,能夠輸出2.0TOPS的算力,功耗不高于4W。能夠以30Hz幀率跟蹤像素2*2的目標,能夠識別像素為12*12的目標,且識別率高于85%。而MiNO?17紅外機芯重量在20g左右(凈重5g(不含鏡頭)),像素分辨率為640*512,采用9/13/25mm三種定焦設計,支持18中偽彩選擇,功耗小于0.75W。FPV檢測識別可以搭載成都慧視開發的RV1126圖像處理板。安徽無線目標檢測型號
除此之外,無人機還可以實現智能化追蹤。通過在無人機光電吊艙中植入高性能的AI圖像處理板,這些板卡在目標跟蹤算法的賦能下,就能夠對目標車輛進行鎖定跟蹤,即便是車輛短時間內收到視野阻擋,在車輛后續出現時,也能夠立即鎖定。這就是成都慧視開發的Viztra-HE030圖像處理板。該板卡采用了瑞芯微高性能芯片RK3588,八核處理處理器能夠輸出6.0TOPS算力,可實時對目標進行識別或者人為的的鎖定,同時可以根據輸出目標的靶量信息,對目標進行實時跟蹤。北京高效目標檢測成都慧視能夠打造全國產化圖像處理板。
種比較常見的安防模式其實不難。在傳統監控攝像頭的基礎上加裝AI圖像處理板就可以實現。例如,成都慧視開發的Viztra-HE030圖像處理板,這塊板卡采用了瑞芯微旗艦級芯片RK3588,強大的處理性能能夠提供6.0TOPS的算力,然后我司根據場館的應用方向定制關于人、車、物品的AI識別算法,共同作用下就能夠實現智能化場館安防。成都慧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團隊由在圖像處理、人工智能、激光雷達、通信傳輸等領域沉淀了近十年的成員組成,在光學設計、結構設計、紅外圖像處理、算法防抖、目標識別與跟蹤、窄帶傳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和經驗。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家電、高鐵安全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物流倉儲、應急指揮、船舶執法、遠洋貨運等領域。
隨著無人機在城市管理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采用無人機檢測追蹤地面車輛,然后配合地面攔截,成為一道風景線。讓無人機搭載光電吊艙起飛,就能夠通過無人機實現視頻實時傳輸,遠距離追蹤車輛,實時上傳記錄位置,幫助地面執勤提升攔截效率。慧視VIZ-YWT201微型雙光吊艙,集成了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像儀等傳感器,能夠對地面車輛進行晝夜觀察、識別、捕獲和跟蹤,并及時上報目標的圖像和坐標信息。利用吊艙和圖像處理板的合作,實現高效追蹤查處“非法車輛”,能夠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打造安全出行無人機AI檢測能夠比人更快發現火源。
今年各地陸陸續續出現大范圍的強降雨,不少城市更是出現內澇的情況,而鄉鎮農村更是洪峰過境。突然降臨的洪水內澇讓受災地不少人被困,同時也給防汛救援造成了不小的難題,為了盡可能節約救援時間,增加搜救率,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對防汛的整體狀況要有所了解,其次需要精細了解何處有被困人員,有多少被困人員。這項工作交給無人機是當下比較高效的解決方案。無人機便捷靈活,能夠輕松到達許多內澇區域搜集信息。搭載光電吊艙則能夠實時回傳現場畫面,不少吊艙具備紅外和可見光雙光成像的能力,夜間工作也能夠清晰成像。除了搜集洪水信息,無人機還可以通過智能化吊艙實現AI智能識別,例如高空飛行作業的無人機通過盤旋掃描,能夠識別是否存在被困人員,識別被困人員數量。從而展開精細的救援轉移,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無人機AI檢測可以用于高速巡檢。廣西紅外目標檢測
建立一套智能化檢測流程需要哪些設備?安徽無線目標檢測型號
無人機要想實現上述操作,還需要另一個關鍵設備的輔助,那就是無人機光電吊艙。光電吊艙的作用是幫助無人機進行目標點定位,畫面實時傳輸,從而讓操作人員更加精細的操控無人機進行作業。成都慧視開發的VIZ-100T三軸三光目標定位吊艙,集成了10倍光學變倍可見光相機,640×512高分辨率紅外相機,測程1.2km半導體激光測距機,通過三軸高穩定精度平臺框架,在進行水流測速時能夠遠距離采集圖像,對興趣點目標進行定位,從而實現精細測量。同時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輸出1080P全高清可見光、紅外視頻,操控人員在后方能夠清晰查看前方畫面,并實現24小時晝夜作業的可能性。安徽無線目標檢測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