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可生成 Excel 報表,自動計算日均、月均數值,簡化數據統計工作:水質監測工作中,數據統計分析是環節之一。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如每日、每月、每季度)對監測數據進行整理,計算日均、月均、季均數值,分析水質指標的變化趨勢,編制監測報告,為環保監管、水質評估、治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據。傳統數據統計依賴人工操作:工作人員需從監測平臺導出原始數據(通常為 CSV 或 TXT 格式),再手動復制粘貼到 Excel 表格中,通過設置公式計算日均、月均數值,過程中需逐行核對數據,避免遺漏或錯誤。以某監測點為例,每天產生 288 條數據(每 5 分鐘一條),每月需處理 8640 條數據,人工統計需耗費 2-3 小時,且容易因公式設置錯誤、數據復制失誤導致統計結果偏差,影響報告的準確性。支持自動生成 Excel 報表的監測設備,內置了數據統計分析模塊,能根據預設的時間周期(日、月、季)自動對原始數據進行篩選、匯總和計算。每日凌晨,設備自動提取前一天的所有監測數據,按小時分組計算平均值,再基于小時均值計算日均數值;每月月底,自動匯總當月所有日均數值,計算月均數值,并統計超標次數、超標率等關鍵指標。具備自動診斷故障類型功能,顯示具體故障部位,方便維修人員排查。浮標式(無人船)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
可監測水體中的溶解二氧化碳,為水產養殖中的水質調節提供依據:在水產養殖(如魚類、蝦類、貝類養殖)中,水體中的溶解二氧化碳含量直接影響養殖生物的呼吸功能和水體 pH 值,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成活率。養殖生物通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水體中的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兩者共同維持溶解二氧化碳的動態平衡。當溶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如超過 30mg/L)時,會導致水體 pH 值下降(呈酸性),刺激養殖生物的鰓部黏膜,影響氧氣的吸收效率,導致生物出現 “浮頭” 現象,生長速度減緩;若濃度持續升高至 50mg/L 以上,會引發養殖生物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此外,高濃度溶解二氧化碳還會抑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產生,進一步加劇水體缺氧問題。水產養殖的溶解二氧化碳監測設備,采用紅外吸收法或電極法,能實時監測養殖池水體中的溶解二氧化碳濃度,檢測范圍為 0-100mg/L,檢測精度可達 0.1mg/L。設備將監測數據實時顯示在養殖車間的控制屏幕上,并設置濃度閾值預警(如超過 25mg/L 時發出預警)。當監測到溶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工作人員可采取針對性調節措施:開啟增氧設備,通過曝氣增加水體與空氣的接觸,促進二氧化碳釋放;浮標式(無人船)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支持多種數據協議,能與 SCADA 系統對接,實現監測數據自動上傳管控。
水族館中的監測儀,實時調控水質,為觀賞魚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水族館中的觀賞魚(如熱帶海水魚、錦鯉、龍魚等)對水質極為敏感,水質參數的微小波動都可能影響其健康狀態,甚至導致死亡。以熱帶海水魚為例,其適宜的生存環境要求水溫穩定在 24-26℃、pH 值 7.8-8.4、鹽度 30-35‰、氨氮濃度低于 0.1mg/L、溶解氧高于 6mg/L;若水溫驟升 1-2℃,可能導致魚類應激反應,出現食欲不振、游動緩慢;若氨氮濃度超標,會灼傷魚類鰓部,導致呼吸困難。傳統水族館水質管理依賴人工定期檢測,每天取樣 1-2 次,不檢測頻率低,無法及時發現水質異常,且人工操作存在誤差,如鹽度檢測因水樣蒸發導致讀數偏高。水族館監測儀通過在魚缸、過濾系統、換水管道等關鍵位置布設傳感器,實現對水溫、pH 值、鹽度、氨氮、溶解氧、亞硝酸鹽等指標的 24 小時實時監測。監測儀內置智能調控系統,當某一指標偏離適宜范圍時,會自動觸發聯動控制:如水溫低于 24℃時,自動啟動加熱棒;溶解氧低于 6mg/L 時,開啟增氧泵;氨氮濃度接近 0.1mg/L 時,啟動活性炭過濾裝置;鹽度低于 30‰時,自動補充海水鹽。
設備運行噪音低,適合安裝在居民區附近的監測點,不影響居民生活:居民區附近的水質監測點(如小區周邊河道、市政管網取水點)需兼顧監測功能與居民生活環境,若設備運行噪音過高,會對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干擾,如影響休息、引發煩躁情緒,甚至引發鄰里投訴。傳統監測設備因內置泵體、風扇等部件,運行時噪音常達 50-60 分貝(相當于正常對話音量),在夜間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居民休息。運行噪音低的監測設備通過多重降噪設計實現靜音運行:采用低噪音無刷電機,替代傳統高噪音電機,電機運行噪音降至 30 分貝以下;設備內部加裝隔音棉和減震墊,吸收機械振動產生的噪音;優化氣流通道設計,減少空氣流動產生的風噪。經實測,設備運行時噪音 25-30 分貝(相當于樹葉沙沙聲),遠低于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中居民區晝間 55 分貝、夜間 45 分貝的限值。即使將設備安裝在居民樓樓下或小區河邊,也不會對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干擾。例如,某小區周邊河道監測點安裝該設備后,居民反饋無明顯噪音感知,既實現了對河道水質的實時監測,又保障了居民生活環境的安靜舒適,實現了環境監測與居民生活的和諧共存。傳感器采用防生物附著涂層,減少微生物滋生,降低清洗頻率,節省維護成本。
能監測水中的余氯衰減情況,為自來水廠的消毒工藝優化提供數據:自來水廠通過投加含氯消毒劑(如液氯、次氯酸鈉)殺滅水中細菌、病毒,保障飲用水安全,余氯是指消毒后水中剩余的氯含量,需維持在 0.3-4.0mg/L 的范圍內 —— 余氯過低無法持續殺菌,可能導致管網末端水質微生物超標;余氯過高則會產生三氯甲烷等消毒副產物,危害人體健康。余氯在管網輸送過程中會因與有機物反應、光照分解等因素逐漸衰減,不同季節、不同管網長度的衰減速率差異較大,若根據出廠水余氯濃度調整投加量,難以滿足全管網水質要求。余氯衰減監測設備可在自來水廠出廠水、管網中途、管網末端等關鍵節點布設,實時監測余氯濃度變化,記錄衰減曲線。例如,監測發現夏季出廠水余氯 3.0mg/L,流經 10 公里管網后衰減至 0.2mg/L(低于標準下限),而冬季相同管網衰減至 0.8mg/L(符合標準),說明夏季余氯衰減速率更快。工作人員根據衰減數據優化消毒工藝:夏季增加出廠水余氯投加量至 3.5mg/L。飲用水源地的監測儀,數據直接傳至監管部門,實現實時監管。廣東自動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供應商
濕地挺水植物中的監測儀,測溶解氧、pH 值,研究濕地生態調節功能。浮標式(無人船)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
能檢測水中硫化物含量,為污水處理廠的厭氧工藝調控提供重要參考:在污水處理廠的厭氧處理工藝中,硫化物的含量是影響工藝穩定運行和處理效果的關鍵指標。厭氧工藝通過厭氧菌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產生甲烷(可回收利用的清潔能源),但廢水中的硫酸鹽在硫酸鹽還原菌的作用下會轉化為硫化物 —— 低濃度硫化物(10-20mg/L)對厭氧菌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促進甲烷產生;但當硫化物濃度超過 50mg/L 時,會對厭氧菌產生毒性抑制,導致甲烷產量驟降,有機物降解效率下降,甚至引發厭氧菌大量死亡,使厭氧池癱瘓。此外,高濃度硫化物還會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結合形成硫化物沉淀,附著在厭氧池填料表面,影響傳質效率,同時產生惡臭氣體(如硫化氫),污染車間環境,危害工作人員健康。污水處理廠的硫化物檢測設備,采用電極法或分光光度法,能實時監測厭氧池進水、厭氧池內混合液、厭氧池出水的硫化物濃度,檢測范圍為 0.01-100mg/L,檢測精度可達 0.01mg/L。設備將實時監測數據傳輸至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工作人員根據數據變化調控厭氧工藝參數:當硫化物濃度接近 50mg/L 時,減少進水中硫酸鹽的含量(如調整工業廢水的接納比例)。浮標式(無人船)多參數水質在線監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