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育活化工作的推進,小公園開埠區的文旅產業蓬勃發展。這里先后獲評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廣東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國家 AAA 級旅游景區等榮譽。2023 年,小公園全年總游客量達 1880 萬人次,文旅熱度高漲,人氣持續火爆。如今的小公園開埠區,有機融合了非遺展示、非遺文創活化等元素,打造了 “民俗特色文化” 經濟圈。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惠民活動,如元宵燈會、文創墟市等,小公園逐漸樹立起自己的經濟文化品牌,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片充滿魅力的老城區。小公園的音樂噴泉,為夜晚增添浪漫。一站式汕頭小公園之小眾景點
小公園的夜晚,偶爾會舉辦露天電影放映活動。一塊白色幕布,一臺老式放映機,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當熟悉的電影音樂響起,人們坐在騎樓腳下,仿佛回到了過去的露天觀影時光。電影的光影投射在古老的騎樓墻上,與周圍的環境相互映襯,營造小公園的騎樓商鋪中,有不少經營著潮汕特色的文創產品店。店內擺滿了以潮汕文化為主題的創意商品,如印有騎樓圖案的明信片、潮劇臉譜造型的書簽、潮汕美食形象的鑰匙扣等。這些文創產品將潮汕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巧妙結合,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富有文化內涵,成為游客們喜愛的紀念品,也讓潮汕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傳播。出一種獨特的懷舊氛圍,讓人們在觀影的同時,感受小公園的歷史與情懷。一站式汕頭小公園之小眾景點小公園周邊,林立著眾多店鋪。
小公園內的百貨大樓,是許多汕頭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這座建成于1932年的7層洋樓,由梅州籍華僑集資50萬大洋興建,其前身是南生百貨商號。樓里帶有花卉圖案的彩色地磚、樓梯拐彎處的哈哈鏡、充滿神秘色彩的電梯,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過去,這里是汕頭人置辦生活用品的重要場所,承載著無數人的生活點滴。盡管如今它已不再如往昔那般繁華,但它依然是小公園的重要標志,見證了汕頭商業的發展變遷。每逢傳統節日,小公園都會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充滿了濃郁的節日氛圍。春節期間,這里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舞龍舞獅表演熱鬧非凡,表演者們精湛的技藝引得觀眾陣陣喝彩;猜燈謎活動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游客參與,大家在思考與歡笑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而在元宵節,小公園的元宵燈會更是一大盛事,五彩斑斕的花燈將整個街區裝點得如夢如幻,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共度歡樂的節日時光。
小公園的一些老房子里,還保留著許多舊時的生活用品和家具。這些物品雖然已經有些陳舊,但卻見證了過去人們的生活。走進這些老房子,仿佛穿越回了過去,能看到曾經的生活場景。這些老物件,對于研究汕頭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也讓人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小公園的街道名稱也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例如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這些名字都寄托了人們對和平、繁榮的美好向往。“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鎮邦”等街道名稱,也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通過了解這些街道名稱,能更好地理解小公園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走進小公園,感受濃郁的潮汕文化氛圍。.
每逢 ,小公園騎樓二層的窗欞間總會飄出悠揚的潮劇唱腔。這里有一群民間潮劇票友自發組織的“樓上傳聲”活動,他們身著戲服,在復古的騎樓空間里演繹經典劇目。游客站在街道仰望,粉墻黛瓦間的婉轉戲腔,與樓下熙攘的市井煙火相映成趣,構成獨特的立體視聽盛宴。小公園的石板路下,埋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地下故事”。民國時期,這里曾修建隱秘的排水暗渠系統,采用潮汕傳統的青石榫卯結構,歷經百年仍在發揮作用。如今部分暗渠被改造成微型博物館,游客透過玻璃地板,能看到流水潺潺的古老排水道,感受先輩們的城市建設智慧。一家以“僑批”為主題的咖啡館落戶小公園,店內陳列著數百封泛黃的僑批原件。這些跨越山海的家書,記錄著海外華僑的思鄉之情。顧客點一杯潮汕單叢拿鐵,便可戴上耳機收聽僑批故事音頻,在咖啡香氣中穿越回華僑先輩們漂洋過海的歲月。漫步小公園,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愜意。一站式汕頭小公園之街頭小吃
汕頭小公園,是城市記憶的鮮活載體。一站式汕頭小公園之小眾景點
小公園的一些店鋪,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經營方式和古老的招牌。這些招牌歷經風雨,字跡雖有些模糊,但卻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在這些店鋪里,你能買到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品、特色的潮汕食品等。與店主交談,他們會熱情地向你介紹商品的特點和背后的故事,讓你在購物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小公園的文化內涵。小公園的騎樓建筑,不僅具有美學價值,還具有實用功能。騎樓的廊道為行人提供了遮陽避雨的空間,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細雨蒙蒙,人們都能在廊道下悠然行走。這種設計充分考慮了汕頭的氣候特點,體現了先人的智慧。同時,騎樓底層大多作為商鋪使用,樓上則是居住空間,這種商住結合的模式,也為小公園的商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一站式汕頭小公園之小眾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