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裝印刷領域,翻新橡皮布憑借出色的性價比,成為眾多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的推薦。包裝印刷常涉及大面積實地印刷和復雜色塊疊加,對橡皮布的表面耐磨性和油墨轉移效率要求極高,使用一段時間后,橡皮布表面易出現局部磨損,導致印刷品出現露白、墨色不均等問題。傳統處理方式是直接更換新橡皮布,但成本較高,尤其對于幅面較大的包裝印刷設備(如對開、全張印刷機),單張新橡皮布成本可達數千元。而翻新橡皮布通過針對性修復,能精細解決表面磨損問題:針對實地印刷造成的表面起毛,采用微研磨技術去除受損表層,露出下方完好的彈性層;針對局部壓痕,通過熱壓修復工藝恢復表面平整。可用手拉撕法判斷橡皮布的經向和緯向區別。進口橡皮布廠家
傳墨性能是衡量翻新質量的指標,需通過模擬印刷測試系統評估。測試采用標準油墨(黏度 35-40s,涂 4 杯),在模擬印刷機上以 10000 張 / 小時速度運行,通過灰度梯尺測量網點還原率(70% 網點誤差≤3%)、實地密度(≥1.4)和網點擴大值(50% 網點擴大≤15%)。動態測試持續 5000 次壓印,要求性能衰減率≤5%—— 這一數據與新橡皮布的 8% 衰減率相比,體現了良好的穩定性。此外,還需檢測水墨平衡適應性:在 5 種不同潤版液 pH 值(4.5-6.5)下,印刷品無花版、糊版現象。某報業集團的對比實驗顯示,翻新橡皮布的傳墨均勻性與新布差異 2%,完全滿足報紙印刷的質量要求。湖南平張橡皮布廠家橡皮布滾筒包襯橡皮布,用于轉印印版上印跡。
印刷過程中頻繁接觸油墨、清洗劑等溶劑,要求翻新橡皮布表面具備優異的耐化學性。耐溶劑涂層采用氟改性聚氨酯材料,通過狹縫涂布機(涂布速度 10-15m/min)均勻涂覆,干膜厚度 10-15μm。固化工藝為:80℃預烘 10 分鐘,120℃高溫固化 30 分鐘,使涂層交聯密度≥90%。性能測試需通過:浸泡 24 小時(重量變化率≤3%),擦拭 500 次(無露底),油墨清洗劑噴淋(3MPa 壓力,30 秒)無溶脹 —— 這些指標確保涂層在每日印刷后的清洗過程中保持穩定。某煙包印刷廠反饋,采用耐溶劑涂層的翻新橡皮布,清洗周期可延長至傳統產品的 1.5 倍,減少停機維護時間。
在高溫印刷場景(如輪轉印刷機的烘干區域附近),翻新橡皮布需強化耐溫性能。彈性層采用耐高溫聚氨酯(玻璃化溫度≥80℃),基材選用耐 150℃的芳綸纖維混紡布,整體耐溫提升至 120℃(持續工作)/150℃(短時)。測試需通過:120℃烘箱放置 72 小時(硬度變化≤7HA),熱收縮率(長度方向≤0.3%),以及與高溫油墨(60℃)的兼容性(無粘連)。某輪轉印刷廠反饋,經耐溫處理的翻新橡皮布,在靠近烘干裝置的印元使用壽命延長至普通產品的 2 倍。報表機自粘橡皮布,是報表印刷機常用的灰色橡皮布。
橡皮布的分類及特性:印刷橡皮布主要分為普通型和氣墊型。普通橡皮布一般由底布、彈性橡膠粘合劑、表面膠層組成。它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在一些對印刷精度要求不特別高的常規紙品印刷中應用***。而氣墊橡皮布在普通橡皮布的基礎上,于表面膠層下增設了微泡海綿層。微泡海綿層內無數微小、封閉的空氣球體分散在膠層中,當表面膠層受壓,空氣球體體積縮小,促使橡皮布產生垂直壓縮,避免在壓印區前后兩側起凸包,大幅減少壓印間隙的滑移,顯著提高圖文轉移的準確性。尤其適用于印刷高加網線數的彩色產品,可有效減少網點擴大率,提升產品清晰度與階調色彩復制的準確性。此外,氣墊橡皮布在敏彈性、回復性能和耐沖擊性能方面表現更優,適合高速印刷機,能降低內耗、減緩老化、延長使用壽命,但價格相對較高。衡量橡皮布質量從印刷質量和使用壽命兩方面。湖南平張橡皮布廠家
橡皮布拉伸后膠層減薄,厚度會隨之降低改變。進口橡皮布廠家
在整個印刷流程里,橡皮布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從 PS 版轉移而來的圖文,需要借助橡皮布才能順利轉移到承印物上,橡皮布充當了印版和承印物之間的關鍵中轉媒介。它不僅要實現油墨的有效轉移,還需確保印版與膠皮、膠皮與紙張表面達到良好的接觸狀態,減少承印物的變形情況,同時降低對版面的摩擦。如果橡皮布性能不佳或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油墨轉移效果,導致印刷品出現網點變形、圖文清晰度下降、重影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使印刷工作無法正常進行。進口橡皮布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