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不足是溴化鋰機組最常見的故障之一,表現為冷水出口溫度升高、滿足不了用戶制冷需求,嚴重時甚至無法達到設計制冷量的 50%。此類故障成因復雜,需從 “換熱效率”“溶液狀態”“系統密封性”“輔助系統” 四個方向逐一排查。(一)故障現象與成因分析典型現象:冷水出口溫度持續高于設定值(如超過 12℃),冷卻水進出口溫差縮小(低于 5℃),機組運行電流無明顯變化,但用戶端制冷效果差。主要成因:換熱管結垢:蒸發器、冷凝器換熱管內壁結垢,熱阻增大,導致換熱效率下降。結垢主要源于冷卻水或冷水水質不佳,鈣、鎂離子在換熱管內壁沉積,尤其在夏季高溫高濕環境下,結垢速度追求客戶滿意,是普星制冷的責任。淄博溴化鋰制冷機維護
機械部件與輔助系統保養泵體與電機保養:溶液泵、冷劑泵:拆卸泵體密封件,清洗密封腔,檢查密封件是否磨損,若密封件老化或破損,需更換新件。對電機軸承進行清洗,加入潤滑脂(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的 1/2-2/3),防止軸承生銹。用塑料布將泵體與電機包裹,避免灰塵進入。冷卻塔:清理冷卻塔內的雜物、淤泥,沖洗填料與集水槽,防止藻類滋生與管道堵塞。檢查風扇葉片是否變形,若葉片彎曲,需校正或更換;對風扇電機進行保養,同溶液泵電機保養流程一致。淄博溴化鋰制冷機調試品質為先,客戶至上;相輔相成,共創繁榮。
電機過載:表現:電機電流超過額定值,電機外殼發熱(溫度超過 70℃),熱繼電器跳閘。診斷:檢查電機負載是否過大(如泵體堵塞、葉輪卡阻),測量電機三相電流是否平衡,若某一相電流過大,可能是繞組匝間短路;若三相電流平衡但均超過額定值,需檢查負載機械部件。繞組燒毀:表現:電機啟動無反應,或啟動后發出 “嗡嗡” 聲,電機外殼溫度快速升高,伴有焦糊味。診斷:使用萬用表測量電機繞組相間電阻與對地絕緣電阻,若相間電阻為 0(短路)或對地絕緣電阻低于 0.5MΩ(低壓電機),說明繞組燒毀或絕緣損壞。
法蘭墊片更換:拆卸法蘭螺栓時,需按對角線順序逐步松開,避免法蘭變形。清理密封面的舊墊片殘渣與雜質,選擇與原墊片材質一致的新墊片(常用材質為耐油橡膠、聚四氟乙烯),涂抹密封膠后均勻安裝,螺栓按對角線順序分 2-3 次擰緊,確保密封面受力均勻。閥門密封填料更換:關閉閥門前后截止閥,排空閥體內溶液,拆卸閥桿壓蓋,取出老化填料(常用填料為石墨盤根),清理填料腔后,將新填料按 “切口錯開 90°” 的方式逐層填入,每層填料需用壓蓋輕輕壓實,***擰緊壓蓋螺栓,確保閥桿轉動靈活且無泄漏。普星制冷 以人為本 以客為尊 優異服務。
換熱效率下降的診斷方法溫度差檢測:測量各換熱部件進出口介質溫度差,對比設計值判斷換熱效率:蒸發器:冷水進出口溫差設計值通常為 5-7℃,若實際溫差低于 3℃,說明換熱效率下降。冷凝器:冷卻水進出口溫差設計值通常為 5-8℃,若實際溫差低于 3℃,表明換熱效率降低。發生器:熱源(蒸汽 / 熱水)進出口溫差設計值根據熱源類型而定(蒸汽通常為 10-15℃,熱水通常為 8-12℃),若實際溫差低于 5℃,需排查換熱問題。壓力降檢測:測量換熱管進出口介質壓力降,若壓力降超過設計值的 30%,可能是換熱管堵塞或結垢導致。例如,冷卻水通過冷凝器的壓力降設計值為 0.1-0.2MPa,若實際壓力降升至 0.3MPa 以上,說明換熱管存在堵塞。普星制冷: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臨沂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保養
普星制冷用我們的服務讓業主與公司共贏。淄博溴化鋰制冷機維護
技術升級是溴化鋰機組節能的手段,通過對機組部件、輔助系統進行改造或替換,提升設備能效,減少能源浪費。常見的技術升級方向包括換熱效率提升、熱源優化、電力消耗降低、智能化改造等。材質升級:傳統溴化鋰機組的換熱管多采用碳鋼或普通銅合金,碳鋼易腐蝕、銅合金導熱效率有限。將換熱管更換為鈦合金或高效銅合金(如白銅 BFe30-1-1),鈦合金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尤其適用于高鹽度冷卻水或酸性溶液),導熱效率比碳鋼高 30% 以上;高效銅合金的導熱系數可達 380W/(m?K),比普通銅合金高 15%-20%,能有效提升換熱效率。以冷凝器為例,更換鈦合金換熱管后,冷凝溫度可降低 2-3℃,熱源消耗減少 5%-8%。淄博溴化鋰制冷機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