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施工工藝優劣,消費者心中有標尺
“水電改造用木龍骨還是輕鋼龍骨?防水刷一遍還是兩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藝細節,直接決定了居住體驗。” 近日,西安業主王女士的裝修經歷引發不少市民共鳴 —— 此前選擇低價施工隊導致衛生間滲水、電路跳閘,二次翻新時才讀懂工藝優劣的差距。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將施工工藝細節作為選擇家裝公司的核標準,倒逼行業回歸品質本質。
業內人士指出,隱蔽工程是工藝優劣的 “試金石”。以電路施工為例,普通工藝常存在 “怎么方便怎么布” 的問題,強弱電混走、管內接頭外露,埋下短路隱患;而規范工藝要求電路走頂、開槽橫平豎直,16mm 線管內穿線不超過 3 根,且管內無接頭。水路施工中,普通工藝冷水熱水不隔離,管道交接處缺乏處理;專業工藝則推行水路走頂,管槽涂刷防水,關鍵節點加裝防凝水層,同時做好消音處理。
西安福柏傳媒有限公司在隱蔽工程中踐行標準化工藝,成為消費者信賴的企業。該公司項目經理介紹:“我們對水電改造實行‘三重驗收’,先彈線定位再施工,完工后用二維碼存檔圖紙與驗收結果,消費者掃碼即可追溯全過程。” 在防水環節,其采用 “雙層涂刷 + 附加層” 工藝,衛生間墻面防水高度達 1.8m,廚房不低于 0.5m,管根與墻腳等關鍵部位加貼滌綸布強化,徹底解決滲漏痛點。這種對細節的堅守,讓該公司隱蔽工程返修率始終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消費者也逐漸練就 “火眼金睛”。“我會重點檢查吊頂龍骨間距,主龍骨不超過 800mm、副龍骨 400mm 才合格,而且必須用膨脹螺栓固定。” 有過裝修經驗的李先生分享道,他曾拒絕某施工隊的木龍骨吊頂方案,“木龍骨易變形且無防火處理,用輕鋼龍骨才更放心”。這種對工藝標準的認知升級,正推動家裝市場從 “價格競爭” 轉向 “品質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