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灌用水管理_樂苗
用水管理是噴灌系統全部管理工作的**。噴灌系統建成后,用水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噴灌系統能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用水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噴灌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當地氣候、生育階段、土壤水分、水源供水等狀況,合理組織噴灌作業,達到提高灌溉效率、保持比較好生長狀態的目的。其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灌水計劃的制定噴灌系統的設計一般是按滿足**不利的條件作出的,可滿足比較大的需水要求。而在系統運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灌水計劃,包括灌水時間、灌水延續時間、灌水周期等。1、灌水時間灌溉季節,在每天內的大部分時間均可灌水。但應避免在炎熱的夏季中午灌水,以防傷害,而且此時蒸發量比較大,水的利用率低。夜間灌水可避免上述情況,但人們往往擔心因葉面濕潤時間太長,容易引發病害。夜間灌水的這一弊端可通過施用殺菌劑來解決。清晨灌水,陽光和晨風可使葉面迅速變干,是較為理想的灌水時間。但對于非自動控制的噴灌系統,夜間和清晨灌水對操作人員會帶來一些不便,因此,傍晚灌水也是較好的選擇。灌水時間還受到人為活動的限制。如高爾夫球場,基本上都在夜間灌水,這樣不會對白天球員打球產生影響;足球場應在比賽之前每天灌水完畢,以減輕比賽時對場地的損壞和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2、灌水延續時間灌水延續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系統的組合噴灌強度和土壤的持水能力,即田間持水量。當噴灌強度大于土壤的滲透強度時,將產生積水或徑流,水不能充分滲入土壤;灌水時間過長,灌水量將超過土壤的田間持水量,造成水分及養分的深層滲漏和流失。因此,一般的規律是,砂性較大的土壤,土壤的滲透強度大,而田間持水量小,故一次灌水的延續時間短,但灌水次數多,間隔短,即需少灌勤灌;反之,對粘性較大的土壤則一次灌水的延續時間長,但灌水次數少。采用測定土壤水分的儀器,可以更加科學地確定灌水延續時間。目前在工程上常用的儀器有電子土壤水分測試儀和張力計。3、灌水周期灌水周期,即灌水間隔或灌水頻率,除與上述提到的土壤性質有關外,主要取決于本身。灌水過于頻繁,會使發病率高,根系層淺,抗踐踏性差,生長不健壯;而灌水間隔時間太長,草坪會因缺水使正常生產受到抑制,影響草坪質量。灌水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不同季節按旬或月為單位制定,但在實際執行時需參照實際灌水效果和天然降雨情況隨時加以調整。
建立系統運行檔案對噴灌系統的運行情況,包括開機時間、灌水時間、用水量、用電量等,應進行詳細記錄存檔,并及時分析這些數據,為進一步改進管理和監測系統運行狀況提供依據。
灌水效果評價在噴灌系統投入使用后,可以直觀地對生長狀況、綠色期的延長以及節水、節省人工的情況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實際測試,對系統的噴灑均勻度、灌溉水的利用率等加以評估,以便及時修正灌水計劃,并為提高今后噴灌系統的規劃設計水平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