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步態分期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劃分法,主要是以足能否著地為基礎劃分,將步態周期分為足跟著地、全足著地、站立中期、足跟離地、足尖離地、加速期、邁步中期、減速期共八個時期。另一種是目前通用的、由美國加州醫學中心提出RLA分期,此方法認為步行時有3個基本任務:承受體重、單腿站立和邁步向前,基本任務中又分為8個時期。步態分期中傳統劃分與RLA法對應比較。步態參數:步長、跨步長、步寬、步角、步速和步頻。步態參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即使是正常人,由于年齡、性別、身體肥瘦、高矮、行走習慣等不同,個體差異較大,因此正常值比較難以確定。足底壓力是指腳底受到的壓力或應力。它通常與站立、行走或跑步等日常活動有關。平衡分析測試
(2)測量與記錄:①根據步態參數示意圖(圖2)可分別測量出步長、跨步步寬和步角;②按公式計算出步速與步頻:步速(m/s)=6m/所需要的時間(s);步頻(步/min)=6m內步數/時間×60。(3)優點:足印分析法有許多優點。①方便快捷:測試過程只需2—3分鐘,測量與記錄也只需10分鐘;②費用低廉:所需設施簡單,走廊拖洗干凈,留下足印可作為步道使用,秒表、直尺、量角器一般地方均可購買;③定量客觀。2.鞋跟綁縛標記筆法所用材料包一只秒表、二只水性記號筆,16m長的步道。測量參數包括步寬、步長、跨步長、步速、步頻。具體方法如下。(1)測試準備:①步道:門診、病人家里的水泥地面或地板均可作為步道,16m長的步道劃分為中間6m、兩端各5m,測量*在中間6m進行,前5m作為測量前達到正常速度的準備用,后5m作為測量后的“減速”用,以便有效地減少誤差(圖4)。②正式測試前將不同顏色的記號筆綁縛在鞋根處(如圖5),當被測試者站起來時,使筆尖正好達到地面,以便留下足跟著地的記號。③正式測試時囑病人以平常步行速度從一端走到另一端,測試人員用秒表記錄走過中間6m所需的時間。平衡評估怎么樣平衡分析產品助力評估身體平衡狀態,為運動訓練提供科學依據,提升運動效果。
(1)選擇環境選擇病人行走的地方,并測量準備讓病人走的距離。確定觀察者自己的位置,以便能看到觀察對象的全貌。如果拍照,相機應當放在能看到病人下肢、腳以及從矢狀面和冠狀面都能看到頭和軀干的地方,即觀察者與觀察對象成45度角較合適。(2)觀察順序分別從矢狀面(側面)或額狀面(前、后)觀察,觀察時可集中注意力在步態周期的某一部分某節段,不要從一個節段跳到另一個節段或從一個期跳到另一個期。(3)兩側對比如偏癱病人等大多數雖只有一側受累,但身體另一側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要觀察兩側,自身對比。
7)所有采集數據均支持回放。所有測試類型均可一鍵生成并打印報告。這樣方便老師與患者之間溝通。8)系統主要分析數據參數包括:壓力分析、重心偏離、重心偏向、橢球分析、重心距離、X軸距離、Y軸距離、暴露面積、角度分析。9)系統可進行重心穩定性能力的評估,包括重心移動速度,相鄰幀之間重心在X軸、Y軸上的移動距離。10)系統可進行身體極限平衡能力的檢測。11)系統可直觀顯示測試者相關測試能力正常與否,以顏色注以標識。12)系統可進行≥4種類型的平衡能力訓練。13)傳感器數量:≥2288個。芯康生物(MedTrack)動靜態平衡評估包括:脊柱及體態分析、平衡及步態分析和肌力評估訓練。并且有注冊證。平衡功能是人類維持身體姿勢、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是感覺系統、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系統協同作用的結果。
足底壓力分布測量系統是運用壓力測量儀器對人體在靜止或者動態過程中足底壓力的力學、幾何學以及時間參數進行測量,對不同狀態下的足底壓力參數進行分析研究,揭示不同的足底壓力分布特征和模式,再依據各項數值進行相關對比研究。采用足底壓力分布測試系統,我們可以研究運動員在走、跑、跳過程中足底各區峰值壓強特點、壓力-時間變化特點、壓力中心移動特點以及分析走、跑、跳過程中足底各區壓力分布規律,從而得出運動員在落地、緩沖和蹬伸過程中足底壓力分布特征,來研究運動技術動作是否合理,為運動訓練中預防足部運動損傷及運動鞋的設計等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平衡分析,了解自身平衡特點,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提高身體穩定性。平衡分析測試
足底平衡就像身體的‘隱藏陀螺儀’,它悄悄影響著從走路到跳舞的每一個動作。平衡分析測試
芯康生物(MedTrack)動靜態平衡評估及脊柱姿態測量系統,采用高精度圖像分析技術對人體背部6萬多個像素點陣進行精細定位并進行有效識別。創新且穩定的軟件平臺,能夠提供臨床級準確的脊柱形態、盆骨運動、身體平衡及步態的數據,為臨床評估、科學研究及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提供依據。廣泛應用于康復科、骨科、體檢科、兒保科等臨床科室的脊柱側彎篩查,腰背痛和相關脊柱疾病的評估和診療。芯康生物(MedTrack)動靜態平衡評估包括:脊柱及體態分析、平衡及步態分析和肌力評估訓練。
平衡分析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