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企業服務,助力穩健經營入駐前:提供咨詢、廠房定制化改造建議,協助企業快速落地。運營中:定期走訪企業,收集需求,協調解決用工等問題。續約階段:會在提前溝通續約意向。誠信鑄就品牌,責任創造價值歲金·未來科技城將始終以“黨員誠信企業”為準則,在工業地產招商、運營中堅持“言必信、行必果”,用透明化、標準化、責任化的服務贏得企業長期信任,并以此推動產業領域乃至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為泉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5G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實現能耗監控、安防預警數字化運營。漳州智能工業地產銷售電話
在進行規劃設計階段,我們首先需要深入貫徹“產業優先”的理念,這意味著在設計時要根據不同的入駐企業類型,如制造業、生物醫藥行業、電子信息行業等,量身定制相應的建筑參數。這些參數包括層高、承重、柱距以及卸貨平臺等,這些都屬于工業特性指標,與傳統商業地產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 以精密制造業為例,該行業通常對建筑的承重要求非常高,樓層的承重標準一般都不低于800kg/m2,這樣才能滿足重型設備的安全使用。而在層高方面,精密制造業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通常需要超過6米,以確保設備安裝和產品生產的靈活性。此外,對于倉儲物流行業來說,其關注點則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地面的耐磨性以及大型車輛的回轉空間,以便于貨物的裝卸和運輸。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工業地產在設計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綠色建筑標準。如今,智能能耗監測等可持續設計理念已成為重要的加分項,不僅能夠提升建筑的綜合價值,同時也符合當今社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我們必須將這些因素納入考慮,確保建筑不僅滿足功能需求,同時也符合現代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期待。晉江現代化工業地產怎么樣泉州歲金未來科技城重點引進智能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朝陽產業。
泉州歲金未來科技城園區外部坐擁海陸空多維立體交通網,產品快速鏈達全球,拓寬企業發展半徑。產業中軸大道萬虹路道路改造2026年6月完工,2串聯城東一洛江重點產業區,企業跨區聯動將多方面提速。緊鄰洛江區單位(直線距離約4km)、行政服務中心(直線距離約1.5km)、洛江稅務局近享辦事服務(直線距離約3.5km),把“跑審批”負擔進化為生產力。園區周邊還有華僑大學、泉州師范大學等高級學府在側,儲備巨大菁英庫,賦能企業引進高級人才。
歲金未來科技城選址于泉州洛江區清源山東麓地帶,項目總投資額達35億元,規劃用地面積343畝,總建筑面積約為40萬平方米。作為福建省重點扶持的產業項目,該園區秉持“智能制造與生態融合相統一”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構建一個融合生產制造、研發設計、商務配套以及生活服務等多元功能的現代化產業社區。自項目正式開工以來,它便始終處于公眾關注的焦點位置。開工當天,海峽都市報、泉州晚報等多家省級重點媒體就對其進行了重點報道,該項目也因此被贊譽為“閩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典范”。在規劃設計層面,園區充分借助清源山余脈的自然地勢高差,不僅很大程度保留了區域原有的生態環境,還創新性地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山地工業景觀,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共生。 從生產空間到創新生態,福建工業地產正經歷深刻的價值重構。
未來科技城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工業地產開發定位聚焦"硬科技"產業方向,在布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采用"產業社區"開發理念,打破傳統工業園區的單一生產功能,構建集研發、生產、展示于一體的復合型產業空間。在空間規劃上,采用"組團式"開發模式,每個產業組團面積控制在50-100畝,確保產業集聚效應與空間靈活性的平衡。建筑形態上突破傳統廠房模式,創新采用"工業上樓"設計,標準層高5.4-7.2米,荷載800-1500kg/㎡,滿足制造企業的特殊需求。采用模塊化建筑設計,增強空間使用靈活性。泉港區附近工業地產銷售
一站式工業地產模式解決企業發展痛點,實現'建設-投產無縫銜接。漳州智能工業地產銷售電話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歲金未來科技城積極打破傳統工業區的封閉格局,探索工業區與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路徑。通過開放園區內部分商業、文化設施,與周邊社區實現資源共享 —— 例如,園區展廳可定期舉辦市民科普活動,向周邊居民普及科技知識;餐廳、便利店等生活配套設施也面向社區居民開放,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這種以 “工業社區” 為重要的發展理念,不僅能有效改善區域城市面貌,讓工業區從單一生產空間轉變為兼具生活、文化功能的綜合區域,更能促進產業、城市、人文的協同發展,在提升園區產業價值的同時,創造明顯的社會效益,增強區域整體活力。漳州智能工業地產銷售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