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紙國產自主的重要性已無須多言,其生產技術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產業化進程。在吳剛平博士的帶領下,國科領纖現已打通從碳原紙到氣體擴散層環節的工藝,并攻克了碳紙粘結劑配方與適用性工藝設備,實現了碳紙“點焊接,強粘結”,獲得了專利授權,可為高質量碳紙制備提供技術基礎,同時儲備了下一代工藝,有望實現進一步降本50%。此外,國科領纖擁有強大的設備設計能力,能夠自主設計原紙抄造試驗線、浸膠固化試驗線等設備,為高質量碳紙制備提供硬件基礎;還開發了多項碳紙制備行業技術,可解決碳紙制備過程材料均一性、批次穩定性的問題。數十年磨一劍,技術突圍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吳剛平博士的專注與執著不可或...
氫燃料電池領域:碳紙是氫燃料電池中氣體擴散層的關鍵材料,可為氫能汽車、船舶、無人機等提供支撐材料和應用解決方案。例如,在氫能汽車中,碳紙能夠起到支撐催化劑、傳導電子、排水和氣體擴散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燃料電池的性能,車輛的動力輸出。液流電池領域:國科領纖的碳紙產品可應用于液流電池,如釩液流電池等。在液流電池中,碳紙可作為電解液傳輸通道和電子絕緣屏障,能夠傳輸電解液,同時避免正負極電解液混合,保證電池的正常運行。PEM 電解水制氫領域:在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PEMWE)中,碳紙分別用于陽極和陰極,可傳輸反應物和產物,同時起到導電和支撐催化層的作用。國科領纖的碳紙產品能夠適配 PEM 電解水制氫系...
優勢3:優異的“環境耐受性”,延長系統壽命電化學系統的工作環境往往存在“腐蝕性、氧化性、溫度波動”等挑戰,GDL通過材料選擇與改性,具備極強的環境適應性:耐腐蝕性:GDL基材(碳纖維)本身化學惰性強,且表面通常經過抗氧化涂層處理(如碳化硅、石墨涂層),能耐受PEMFC的酸性環境(H?)、陰極的強氧化性(O?在高電位下易產生氧化自由基),以及電解水裝置的堿性環境(OH?)——長期使用(數千小時)無結構降解或性能衰減,避免因GDL腐蝕導致的系統失效。耐溫與耐濕度循環:GDL能在寬溫度范圍(-40℃~200℃)內保持物理性能穩定,且纖維與涂層的熱膨脹系數匹配,不會因溫度驟變(如燃料電池冷啟動-40℃...
作為未來清潔能源市場的重要一極,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技術必須實現國產可控,而氣體擴散層、催化劑、交換膜是氫燃料電池和PEM電解槽的關鍵零部件,作為業內公認的三大“卡脖子”材料,催化劑和交換膜已陸續實現國產自主。氣體擴散層(GDL)是燃料電池重要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催化劑的載體支撐電機結構導電作用均勻擴散氣體的作用擴散層輸水作用。燃料電池GDL要求:均勻的多孔質結構,透氣性能好電阻率低,電子傳導能力強結構緊密且表面平整,減小接觸電阻,提高導電性能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適當的剛性與柔性,利于電極的制作,提供長期操作條件下電極結構的穩定性適當的親水/憎水平衡,防止過多的水分阻塞孔隙而導致氣體透過性...
碳紙的復雜性不僅在于步驟多,更在于每個環節都存在“矛盾點”,需通過精密調控平衡性能:纖維分散與均勻性:短切碳纖維表面惰性強,易團聚,需添加分散劑(如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但分散劑過量會影響后續樹脂結合;同時,抄紙過程中纖維易沿水流方向定向排列,導致碳紙“各向異性”(不同方向導電性差異>10%),需通過調整抄紙機網部轉速優化。孔隙率與強度的平衡:燃料電池用碳紙需30%-50%的孔隙率(保證氣體流通),但孔隙率過高會導致機械強度下降(易在組裝時斷裂),需通過樹脂含量、熱壓壓力、碳化溫度的協同調控,在“透氣”和“抗折”之間找到平衡點。高溫工藝的穩定性:石墨化階段需2000℃以上高溫,設備(如石墨化爐)...
功能改性劑(占原材料成本5%-10%)根據應用需求添加,用于優化碳紙的“疏水性、導電性、催化兼容性”:疏水處理劑:如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用于燃料電池碳紙的水管理,需使用高分散性PTFE(粒徑<0.1μm),單價約200-400元/公斤;導電改性劑:如石墨烯、碳納米管(CNT),用于提升低品級碳纖維的導電性,單價昂貴(石墨烯約5000-10000元/公斤,CNT約2000-5000元/公斤),少量添加;抗腐蝕劑:如氮化硼(BN),用于電解水制氫碳紙,單價約800-1500元/公斤。氣體傳輸:GDL 內部的多孔結構(孔隙率通常 50%-80%)形成連續的 “氣體通道”。青海AEM制氫用GD...
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需同時實現“保水”與“排水”:保水:維持質子交換膜的濕潤狀態,保證質子傳導效率;排水:快速排出催化層生成的液態水,避免堵塞氣體通道導致“缺氣”。實現方式:通過PTFE(聚四氟乙烯)疏水涂層調控親疏水性,結合多孔結構的毛細作用,平衡水的留存與排出。 穩定的力學性能需耐受電池組裝時的夾緊壓力(通常0.5-2MPa)、長期運行中的溫度/濕度循環變化,避免變形、破損或分層,確保組件結構完整性。關鍵指標:拉伸強度(炭紙縱向一般>15MPa)、彎曲強度、耐疲勞性,需在干濕交替、冷熱循環下保持力學穩定性。 GDL結構支撐與界面適配:保障電池長期穩定運行。青海水冷電堆...
碳紙憑借其高導電性、多孔結構、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在多個高技術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在能源轉換與存儲、特種工業等場景中應用。其應用領域可按功能需求分為 “能源部件”“特種功能材料” 和 “新興技術場景” 三大類,具體如下:一、應用:能源轉換與存儲領域(占比超 80%)碳紙的應用場景是作為能源裝置的 “功能載體”,作用是構建 “電子通道、氣體通道、散熱通道”,解決能源轉換過程中的 “傳質、導電、抗腐蝕” 問題,其中以燃料電池領域為關鍵。空冷電堆的優勢:1.已定型兩輪車、無人機氣體擴散層。新疆AEM制氫用GDL報價GDL電解水制氫設備(如PEM電解槽)在綠色制氫技術中,質子交換膜電解槽(...
氣體擴散層(GDL)是燃料電池(尤其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PEMFC)、電解水裝置等電化學系統的 “功能層”,其優勢完全圍繞 “解決電化學反應的多相傳質導電難題” 展開,直接決定了裝置的性能、穩定性與壽命。以下從傳質優化、導電支撐、環境適應、性能提升四大維度,詳細解析其優勢:一、優勢 1:調控 “多相傳質”,解決反應 “原料供應” 與 “產物排出” 痛點電化學系統(如 PEMFC)的反應需同時滿足 “氣體反應物(H?/O?)、液態電解液 / 水、固態電極” 的三相接觸,GDL 通過獨特結構設計,實現對氣、液、固三相的調控,這是優勢:GDL及時排出反應生成水,防止 “水淹堵路”。海南膜電極用GD...
出色的化學與熱穩定性需在電池運行的苛刻環境(如酸性氛圍、30-100℃工作溫度、氧化還原反應)中保持穩定,不發生腐蝕、降解或與其他組件(如電解液、催化層)發生不良反應。化學穩定性:碳纖維基材和涂層材料(如炭材料、PTFE)需耐酸、耐氧化,避免生成雜質影響電池性能;熱穩定性:在工作溫度范圍內不軟化、不分解,同時具備一定導熱性,輔助散熱,避免局部過熱。低且均勻的接觸電阻與催化層、流場板的界面接觸電阻需極低且均勻,避免局部電阻過高導致“熱點”,影響反應均勻性和整體效率。優化方式:通過表面改性(如拋光、涂覆導電膠)降低界面接觸電阻,確保壓力分布均勻。GDL傳遞電子,構建 “電流通路”。水冷電堆用GDL...
國科領纖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空冷電堆GDL新品!不僅解決了行業痛點,更以超越標準的性能,為全球氫能燃料電池產業提供了“方案”。 三大優勢,重新定義空冷電堆材料標準1??攻克空冷難題:讓“水氣傳輸”更順暢傳統空冷電堆常面臨“水淹”或“膜脫水”問題,就像“堵車”和“斷流”同時發生。國科領纖通過優化孔結構分布,為水氣打造了“階梯式智能通道”——既避免水分堆積,又防止膜電極“口渴”,從根源解決了結構塌陷。2??性能領跑:高電流下穩如“定海神針”搭載該GDL的膜電極在2000mA/cm2高電流密度下,電壓波動幅度低至5%,穩定性遠超同類產品,為高功率空冷電堆提供材料。這意味著,風冷燃料電池...
導電性能指標:影響“能量損耗”與“輸出效率”GDL需高效傳輸電子,相關指標決定系統的“歐姆損耗”(電化學系統主要能量損耗之一),關鍵指標包括:體積電阻率/面電阻體積電阻率:電流垂直穿透GDL時的電阻(單位:mΩ?cm),反映GDL本體的導電能力;面電阻:電流沿GDL平面擴散時的電阻(單位:mΩ/sq),影響氣體分布均勻性。意義:電阻率越低,電子傳輸損耗越小。典型范圍:體積電阻率<10mΩ?cm(石墨化碳紙),面電阻<50mΩ/sq。影響因素:碳纖維的石墨化程度(石墨化越高,電阻率越低)、孔隙率(孔隙率過高會增加電子傳輸路徑)、壓緊力(組裝時壓緊力不足會增大接觸電阻)。接觸電阻定義:GDL與相鄰...
1. 特種過濾與分離高溫氣體過濾:在垃圾焚燒、鋼鐵冶煉等場景中,碳紙可耐受 800℃以上高溫,且多孔結構能過濾煙氣中的粉塵(如 PM2.5)、重金屬(如汞),同時自身不被酸性煙氣(如 SO?、HCl)腐蝕;液體分離: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經改性的碳紙(如涂覆石墨烯)可實現 “選擇性滲透”,分離水中的有機物(如染料、油污),且化學穩定性可避免被強氧化劑(如雙氧水)降解。2. 電磁屏蔽與防靜電電子設備屏蔽:在航空航天、精密電子(如芯片制造)中,碳紙的高導電性可吸收或反射電磁波,用于制作 “電磁屏蔽罩”,防止外部電磁干擾(EMI)影響設備精度;防靜電材料:在半導體晶圓運輸盒、易燃易爆環境(如化工儲罐)中...
作為氣體擴散層的基材,碳紙的制備,除了準備原料、打漿抄紙、浸漬、固化這些步驟,還需碳化、石墨化處理。而氣體擴散層的制備一般稱為抄紙制程,在制程中還必須改善碳紙原料特性、導電性以及化學安定性。其方法為以碳纖維紙為基礎再添加碳復合材料混合后熱處理,其制程中還可以添加適當的中間原料并配合使用的特性研發出相同的碳紙。方法為以碳纖維紙為基礎再添加碳復合材料混合后熱處理,其制程中還可以添加適當的中間原料并配合使用的特性研發出相同的碳紙。碳紙在造紙階段前必須先將連續長絲纖維切斷成為3~12mm之間的短纖維段,組成短纖維段后的制程依序分為1.抄紙,2.含浸復合樹脂,3.熱壓成形,4.碳化處理以及5.石墨化處理...
國科領纖于2023年在江蘇常州武進區成立,聚焦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碳紙及相關“卡脖子”材料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旨在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關鍵材料國產自主,國科領纖也是目前國內具備從連續纖維處理、碳原紙生產、碳紙生產全流程技術、批量化生產的團隊。創始人為吳剛平博士,其帶領的團隊成員均來自于國內從事氫燃料電池碳紙研究單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吳剛平博士從該所畢業后,即從事碳纖維應用基礎、工程化、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用碳紙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具備扎實的科學研究基礎和豐富的工程化經驗。“目前,國內氫燃料電池用碳紙的產業化制備關鍵材料還處于被國外供應商壟斷狀態,生產依賴進口原材料二次加工,其價格及產...
1. 特種過濾與分離高溫氣體過濾:在垃圾焚燒、鋼鐵冶煉等場景中,碳紙可耐受 800℃以上高溫,且多孔結構能過濾煙氣中的粉塵(如 PM2.5)、重金屬(如汞),同時自身不被酸性煙氣(如 SO?、HCl)腐蝕;液體分離: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經改性的碳紙(如涂覆石墨烯)可實現 “選擇性滲透”,分離水中的有機物(如染料、油污),且化學穩定性可避免被強氧化劑(如雙氧水)降解。2. 電磁屏蔽與防靜電電子設備屏蔽:在航空航天、精密電子(如芯片制造)中,碳紙的高導電性可吸收或反射電磁波,用于制作 “電磁屏蔽罩”,防止外部電磁干擾(EMI)影響設備精度;防靜電材料:在半導體晶圓運輸盒、易燃易爆環境(如化工儲罐)中...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以液態甲醇為燃料(無需先將甲醇重整為氫氣),常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充電寶),GDL在此處的作用與PEMFC類似,但需額外應對“甲醇滲透”問題:阻止anode側的液態甲醇過度滲透至cathode側(避免催化劑“中毒”);同時實現甲醇(陽極)、氧氣(陰極)的擴散,以及反應產物(水、二氧化碳)的排出。3.釩液流電池(VRFB)——儲能領域的關鍵應用釩液流電池是大規模電化學儲能(如風電、光伏配套儲能站)的主流技術之一,是通過釩離子的價態變化實現電能存儲與釋放。GDL位于“電極”與“雙極板”之間,主要作用是:電解液傳輸:讓釩離子電解液均勻滲透至電...
國科領纖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空冷電堆GDL新品!不僅解決了行業痛點,更以超越標準的性能,為全球氫能燃料電池產業提供了“方案”。 三大優勢,重新定義空冷電堆材料標準1??攻克空冷難題:讓“水氣傳輸”更順暢傳統空冷電堆常面臨“水淹”或“膜脫水”問題,就像“堵車”和“斷流”同時發生。國科領纖通過優化孔結構分布,為水氣打造了“階梯式智能通道”——既避免水分堆積,又防止膜電極“口渴”,從根源解決了結構塌陷。2??性能領跑:高電流下穩如“定海神針”搭載該GDL的膜電極在2000mA/cm2高電流密度下,電壓波動幅度低至5%,穩定性遠超同類產品,為高功率空冷電堆提供材料。這意味著,風冷燃料電池...
導電性能指標:影響“能量損耗”與“輸出效率”GDL需高效傳輸電子,相關指標決定系統的“歐姆損耗”(電化學系統主要能量損耗之一),關鍵指標包括:體積電阻率/面電阻體積電阻率:電流垂直穿透GDL時的電阻(單位:mΩ?cm),反映GDL本體的導電能力;面電阻:電流沿GDL平面擴散時的電阻(單位:mΩ/sq),影響氣體分布均勻性。意義:電阻率越低,電子傳輸損耗越小。典型范圍:體積電阻率<10mΩ?cm(石墨化碳紙),面電阻<50mΩ/sq。影響因素:碳纖維的石墨化程度(石墨化越高,電阻率越低)、孔隙率(孔隙率過高會增加電子傳輸路徑)、壓緊力(組裝時壓緊力不足會增大接觸電阻)。接觸電阻定義:GDL與相鄰...
GDL 的優勢本質 ——“多功能集成的橋梁”氣體擴散層的所有優勢,本質是其實現了 “傳質(氣體 / 液體)、導電、支撐、耐環境四大功能的集成”:它既是氣體從流道到催化層的 “傳輸管道”,也是電子從催化層到雙極板的 “導電導線”,還是維持系統結構與壽命的 “支撐骨架”。沒有 GDL,燃料電池、高效電解水等電化學系統無法實現 “高效、穩定、長壽命” 運行,其性能會倒退至 “實驗室演示級別”,無法滿足商業化應用(如汽車、儲能)的需求。空冷電堆的優勢:1.已定型兩輪車、無人機氣體擴散層。西藏GDL廠家價格GDL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以液態甲醇為燃料(無需先將甲醇重整為氫氣),常用...
氫燃料電池(主要應用)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氫燃料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中,碳紙是氣體擴散層(GDL)的基材,位于“膜電極(MEA)”與“雙極板”之間,是燃料電池發電的“關鍵橋梁”,具體功能包括:氣體傳輸:多孔結構(孔隙率30%-50%)可均勻分配氫氣/氧氣到膜電極表面,確保反應氣體充分接觸催化劑;電子傳導:高導電性(體積電阻率<10mΩ?cm)可將反應產生的電子傳導至雙極板,形成外部電流;水管理:經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處理后,可排出反應生成的水(避免電解液“水淹”催化劑),同時防止電解液滲透;散熱與支撐:良好的導熱性可帶走反應熱量,避免局部過熱;機械強度可支撐膜電極,防止組裝...
后處理與檢測成本:占總成本 10%-20%(保障性能一致性)碳紙需經過后處理優化性能,并通過嚴格檢測確保符合應用標準,尤其場景對檢測精度要求極高:1. 后處理工序(占該模塊成本 60%-70%)疏水處理:將 PTFE 乳液涂覆在碳紙表面,經 300-400℃燒結固化,需使用 “精密噴涂設備”(確保涂層均勻度<3%),PTFE 損耗率約 10%-15%;表面改性:如涂覆催化劑載體(如碳黑)、刻蝕多孔結構(提升比表面積),需使用 “等離子刻蝕機” 或 “真空噴涂機”,設備投資約1000-3000 萬元;裁剪與成型:根據下游需求(如燃料電池極板尺寸)裁剪成特定形狀,需使用 “激光切割機”(避免機械裁...
電解水制氫裝置在質子交換膜電解槽(PEM電解槽,高效制氫技術)中,碳紙同樣作為多孔電極基材,用于陽極(氧氣側)和陰極(氫氣側):陰極側:支撐鉑基催化劑,傳導電子并輸送水分子,同時排出生成的氫氣;陽極側:需耐受酸性環境(pH≈1)和高氧化電位(1.5-2.0V),碳紙的化學穩定性可避免腐蝕,其多孔結構還能減少氧氣生成時的“氣泡阻塞”問題。隨著“綠氫”產業(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發展,PEM電解槽需求增長,帶動碳紙用量提升。液流電池,電極材料:替代傳統碳氈或碳布,利用其高導電性和均勻孔隙結構,促進電解液與電極表面的接觸。江蘇電解水制氫用GDL售價GDL氫燃料電池領域:碳紙是氫燃料電池中氣體擴散層的...
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需同時實現“保水”與“排水”:保水:維持質子交換膜的濕潤狀態,保證質子傳導效率;排水:快速排出催化層生成的液態水,避免堵塞氣體通道導致“缺氣”。實現方式:通過PTFE(聚四氟乙烯)疏水涂層調控親疏水性,結合多孔結構的毛細作用,平衡水的留存與排出。 穩定的力學性能需耐受電池組裝時的夾緊壓力(通常0.5-2MPa)、長期運行中的溫度/濕度循環變化,避免變形、破損或分層,確保組件結構完整性。關鍵指標:拉伸強度(炭紙縱向一般>15MPa)、彎曲強度、耐疲勞性,需在干濕交替、冷熱循環下保持力學穩定性。 GDL分散反應熱量,維持電池 “溫度穩定”。浙江水冷電堆用G...
截至2024年5月,碳紙(尤其是燃料電池級)的成本較高(約200-300元/㎡),制約其大規模應用,行業主要通過以下方向降本:原材料“低成本PAN基碳纖維”(如回收碳纖維再生利用)、“生物基粘結劑”(如木質素樹脂,成本降低30%-50%);工藝優化:采用“連續式石墨化爐”縮短生產周期(從5天降至1天)、“惰性氣體循環利用系統”減少氣體消耗(降低20%-30%);規模化生產:當產能從10萬㎡/年提升至100萬㎡/年時,單位加工成本可降低30%-40%(攤薄設備折舊與固定成本);檢測效率提升:開發“在線實時檢測系統”(如原位電阻監測),替代離線抽樣檢測,縮短檢測周期并降低品控損耗。綜上,碳紙的成本...
電解水制氫設備(如PEM電解槽)在綠色制氫技術中,質子交換膜電解槽(PEMEC)通過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GDL分別應用于陰極(產氫側)和陽極(產氧側):陰極GDL:促進水分子擴散至催化層,同時將生成的氫氣及時導出(避免氣體滯留影響電解效率);陽極GDL:耐受高氧化性環境(產氧過程伴隨強氧化),并傳輸氧氣和電解液;此外,GDL需具備優異的耐腐蝕性(應對酸性電解液)和機械強度,適應電解槽的高壓運行環境。5.其他新興領域除上述主流場景外,GDL還在以下領域逐步應用:金屬-空氣電池(如鋅-空氣電池):作為空氣正極的“氣體通道”,實現氧氣從大氣擴散至催化層,同時排出反應產物;傳感器(如氣體傳感器):利...
柔性電子與傳感器柔性電極:將碳紙與柔性聚合物(如聚酰亞胺)復合,可制成柔性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的電極,具備“可彎曲、可折疊”特性(彎曲1000次后導電性衰減<5%),適用于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環、柔性屏);氣體傳感器:碳紙的多孔結構可吸附目標氣體(如甲醛、NO?),氣體與碳紙表面發生反應后會改變其電阻,通過檢測電阻變化可實現“實時氣體濃度監測”,且響應速度快(<10秒)、穩定性高。2.催化載體在多相催化反應(如CO?還原、有機合成)中,碳紙可作為“催化劑載體”:表面可負載金屬納米顆粒(如銅、鉑),多孔結構可增大催化劑分散度(提升催化效率);高導電性可用于“電催化反應”(如CO?電還原制甲醇),...
生產加工成本:占總成本25%-40%(技術壁壘)碳紙的生產需經過“成紙-預氧化-碳化-石墨化”等多道高溫、高精度工序,設備費用大、能耗高、生產周期長,是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1.基材成型階段(占加工成本15%-25%)將碳纖維與粘結劑混合,制成均勻的紙狀基材,成本來自:設備成本:需使用“高精度濕法成型機”(避免纖維團聚)、“定量注意裝置”(確保碳紙厚度均勻,誤差<5μm),單臺設備約500-2000萬元,折舊成本高;人工與能耗:成型過程需嚴格注意濕度(40%-60%)、溫度(25-30℃),車間潔凈度要求達萬級,空調與潔凈系統能耗約占該階段能耗的60%。氣體傳輸:GDL 內部的多孔結構(孔隙率通...
預氧化與碳化階段(占加工成本40%-50%)是碳紙“性能轉化”的環節,步驟:預氧化:在200-300℃空氣氛圍中,使粘結劑與碳纖維發生交聯反應,防止后續碳化時纖維斷裂,需使用“連續式熱風隧道爐”,升溫速率嚴格(5-10℃/min),單噸碳紙能耗約500-800kWh;碳化:在800-1200℃惰性氣體(氮氣/氬氣)氛圍中,去除原材料中的非碳元素(如H、O、N),使碳含量提升至90%以上,需使用“高溫管式爐”,惰性氣體消耗量大(單噸碳紙需氮氣約500-1000m3),能耗約1500-2500kWh/噸——碳化階段的能耗成本就占加工成本的30%以上。AEM、PEM用GDL,氣體擴散層!安徽水冷電堆...
1.基體纖維(占原材料成本70%-80%)碳紙的“骨架”由碳纖維制成,其品質直接決定碳紙的性能,也是成本差異的關鍵:場景(如燃料電池GDL):需使用聚丙烯腈基(PAN基)高模碳纖維(如日本東麗T700、國內中簡科技ZT700),這類碳纖維純度高(碳含量>95%)、直徑細(5-7μm)、強度高(拉伸強度>4.9GPa),但價格昂貴——截至2024年5月,工業級PAN基碳纖維單價約200-500元/公斤,而用于碳紙的“超細旦、高純度”規格單價可達800-1500元/公斤。中低端場景(如普通過濾):可使用瀝青基碳纖維或粘膠基碳纖維,價格較低(約50-200元/公斤),但性能(如導電性、耐腐蝕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