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是另一種重要的生化處理技術,與活性污泥法不同,它是讓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生物膜時,微生物吸附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常見的生物膜法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濾池以碎石、塑料填料等為載體,污水從上方噴灑而下,然后流經載體表面的生物膜時完成凈化;生物轉盤則通過轉盤的緩慢轉動,使生物膜交替與污水和空氣接觸,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和氧氣的補充。生物膜法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剩余污泥量少等優點,特別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或水質波動較大的污水處理場景,某鄉鎮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生活污水,即使在節假日污水量驟增 20% 的情況下,出水水質仍能保持穩定。污水處理能保護海洋生態,減少沿海城市污水直排對海洋生物的危害。中山移動式污水處理機器供應商
新長江環保的污泥脫水設備,針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污泥、滲濾液濃縮污泥等不同類型污泥,提供板框壓濾機、帶式壓濾機等多種選型,配合公司研發的污泥調理藥劑,實現污泥減量化處理。以帶式壓濾機為例,設備采用一定強度濾帶與多輥壓榨結構,污泥經絮凝調理后,依次通過重力脫水、楔形脫水、壓榨脫水三個階段,泥餅含水率可穩定控制在 75% 以下。在山東某制藥廢水處理項目中,帶式壓濾機日處理污泥 50 噸,針對制藥污泥有機物含量高、粘性大的特點,通過優化濾帶轉速與壓榨壓力,污泥處理效率提升 25%,泥餅運輸成本降低 40%,同時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風險。江蘇醫療污水處理設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達 95% 以上,有效減少污水直排對環境的污染。
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除了將處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工業、農業和市政雜用外,還可以從污水中回收有用物質。在一些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過程中,如啤酒廠、食品加工廠污水,通過厭氧消化工藝不僅能處理污水,還能產生大量沼氣,沼氣經過提純后可作為天然氣的替代品,用于居民供氣或工業燃料;從含磷污水中回收磷資源,通過化學沉淀或吸附等方法將污水中的磷轉化為磷酸鈣、磷酸鎂等沉淀物,這些沉淀物經過處理后可作為磷肥使用,緩解磷資源短缺的問題;另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可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如污泥磚、污泥水泥等,或用于土地改良,增加土壤肥力。某啤酒廠采用厭氧消化工藝處理啤酒廢水,每天可產生沼氣約 5000 立方米,提純后用于廠內鍋爐燃燒,每年可節約燃煤約 2000 噸;同時,從處理后的污水中回收磷資源,每年可生產磷肥約 50 噸,實現了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
污水處理廠的除臭技術對于改善污水處理廠周邊的空氣質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至關重要,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惡臭氣體主要來源于格柵間、沉砂池、生化反應池、污泥消化池等環節,主要成分有硫化氫、氨氣、甲烷、揮發性有機物等。常見的除臭技術有物理除臭法、化學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物理除臭法通過吸附、吸收等方式去除惡臭氣體,如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吸附惡臭氣體,或采用水噴淋吸收塔將惡臭氣體溶解在水中;化學除臭法通過與惡臭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如向惡臭氣體中噴灑氧化劑、酸堿溶液等;生物除臭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惡臭氣體中的有害物質分解為無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等,常見的生物除臭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塔等。某污水處理廠采用 “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 的組合除臭工藝,處理后的惡臭氣體中硫化氫濃度從原來的 50mg/m3 降低至 0.03mg/m3 以下,氨氣濃度從 30mg/m3 降低至 0.1mg/m3 以下,惡臭氣體排放達到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周邊居民對污水處理廠的投訴量減少了 90% 以上。高效脫色劑的使用,可快速去除紡織印染廢水中的色素,提升出水透明度。
廣東新長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移動式污水處理設備,是應急污水處理場景的理想選擇,適用于洪澇災害、突發污染事故、臨時施工營地等無固定污水處理設施的場所。該設備采用集裝箱式模塊化設計,可通過卡車、船舶快速運輸至現場,安裝調試時間不超過 24 小時,實現 “即到即用”。設備集成預處理、生物處理、消毒等全流程處理單元,處理能力覆蓋 5-500m3/d,能根據實際需求靈活組合。在處理工藝上,采用抗沖擊負荷強的生物膜法,搭配高效沉淀與消毒系統,對生活污水、輕度工業廢水的 COD 去除率達 80% 以上,出水可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B 標準,或根據需求升級至一級 A 標準用于灌溉、沖廁等。此外,設備配備的動力系統和自控系統,無需依賴外部供電和人工操作,可實現 7×24 小時連續運行,為應急污水處理提供快速、可靠的技術支撐。污水處理能提升城市環境質量,讓居民生活在更整潔、健康的環境中。東莞成套污水處理設備生產
污水處理能改善河流水質,讓消失的魚蝦重新回歸,恢復水體生態活力。中山移動式污水處理機器供應商
廣東新長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污水處理系統,是融合設備、工藝與數字化技術的綜合解決方案,通過 “硬件設備 + 軟件平臺” 協同,實現污水處理全流程智能化管控。該系統整合各處理單元的傳感器(如 pH 傳感器、COD 傳感器、溶解氧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實時采集水質、水量、設備運行參數;數據通過 5G / 物聯網傳輸至云端管理平臺,平臺具備數據監測、趨勢分析、異常預警、遠程控制等功能,可自動生成水質報表和設備運維報告,助力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系統運行狀態。例如,當進水 COD 濃度突增時,系統可自動調節曝氣強度和藥劑投加量,保障出水達標;當設備出現故障時,平臺立即推送報警信息至運維人員,并提供故障排查指引,縮短維修時間。智慧污水處理系統還支持與地方環保監管平臺對接,實現數據實時上傳,滿足環保監管要求。目前,該系統已在市政污水處理廠、大型工業企業廢水處理站落地應用,使污水處理效率提升 20%,運維成本降低 15%,推動污水處理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山移動式污水處理機器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