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的除臭技術對于改善污水處理廠周邊的空氣質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至關重要,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惡臭氣體主要來源于格柵間、沉砂池、生化反應池、污泥消化池等環節,主要成分有硫化氫、氨氣、甲烷、揮發性有機物等。常見的除臭技術有物理除臭法、化學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物理除臭法通過吸附、吸收等方式去除惡臭氣體,如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吸附惡臭氣體,或采用水噴淋吸收塔將惡臭氣體溶解在水中;化學除臭法通過與惡臭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如向惡臭氣體中噴灑氧化劑、酸堿溶液等;生物除臭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惡臭氣體中的有害物質分解為無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等,常見的生物除臭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塔等。某污水處理廠采用 “生物濾池 + 活性炭吸附” 的組合除臭工藝,處理后的惡臭氣體中硫化氫濃度從原來的 50mg/m3 降低至 0.03mg/m3 以下,氨氣濃度從 30mg/m3 降低至 0.1mg/m3 以下,惡臭氣體排放達到國家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周邊居民對污水處理廠的投訴量減少了 90% 以上。低溫環境下可通過加熱污水或馴化耐低溫菌種,維持生化處理效率。廣東大流量污水處理設備型號
污水處理能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在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僅能產生再生水,還能從污水和污泥中回收有用資源,如沼氣、磷、氮、建筑材料等。例如,某大型污水處理廠通過污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提純后用于發電和居民供氣,每年產生的沼氣相當于節約標準煤 5000 噸;同時,從污水中回收磷資源,生產磷肥 200 噸,實現了 “污水 — 再生水 — 能源 — 資源” 的循環利用模式。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對傳統能源和資源的依賴,還減少了廢棄物排放,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為循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廣東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型號氧化溝工藝水流呈循環狀態,兼具推流和完全混合特性,處理效果穩定。
生物膜法是另一種重要的生化處理技術,與活性污泥法不同,它是讓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生物膜時,微生物吸附并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常見的生物膜法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濾池以碎石、塑料填料等為載體,污水從上方噴灑而下,然后流經載體表面的生物膜時完成凈化;生物轉盤則通過轉盤的緩慢轉動,使生物膜交替與污水和空氣接觸,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和氧氣的補充。生物膜法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剩余污泥量少等優點,特別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或水質波動較大的污水處理場景,某鄉鎮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生活污水,即使在節假日污水量驟增 20% 的情況下,出水水質仍能保持穩定。
新長江環保研發的智能加藥設備,是污水處理系統中藥劑精確投加的重點裝備,廣泛應用于混凝、絮凝、脫氮除磷、消毒等工藝環節。該設備由藥劑溶解罐、高精度計量泵、在線監測儀及 PLC 控制系統組成,可根據污水水質實時調整藥劑投加量,如在滲濾液處理中,針對不同階段 COD、氨氮濃度變化,自動調節 PAC、PAM 及脫氮藥劑投加量,藥劑利用率提升 15%,避免浪費與二次污染。在廣東某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中,智能加藥設備配合外置式 MBR 工藝,PAC 投加量穩定控制在 30mg/L,PAM 投加量 1.5mg/L,污泥絮凝效果提升 20%,壓濾后泥餅含水率降低至 70% 以下,每年節約藥劑成本約 20 萬元。污水處理能改善河流水質,讓消失的魚蝦重新回歸,恢復水體生態活力。
新長江環保的外置式 MBR 設備,是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中的關鍵重點裝備,采用德國原裝進口 MEMOS 管式超濾膜,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膜組件安裝與控制系統,實現高效泥水分離。該設備針對滲濾液中高濃度懸浮物、膠體及復雜有機物,通過膜的截留作用,將活性污泥與處理水徹底分離,出水濁度可穩定控制在 0.5NTU 以下,為后續 NF/RO 深度處理提供高質量進水。在山東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項目中,外置式 MBR 設備與傳統生化工藝配合,日處理滲濾液 150 噸,污泥截留率達 99.5%,生化反應池內微生物濃度提升 30%,COD 去除率從傳統工藝的 75% 提升至 88%,設備連續運行 180 天無膜污染問題,維護成本降低 25%。沉砂池利用重力分離砂粒,避免其磨損后續設備或影響生化反應效果。醫療污水處理塔
農村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用于農田灌溉,既節約水源又避免土壤污染。廣東大流量污水處理設備型號
新長江環保的中水回用設備,結合公司在過濾分離領域的技術優勢,集成超濾、反滲透及深度處理單元,可將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工業廢水處理后達標水轉化為符合工業冷卻、市政綠化、雜用等標準的再生水。該設備采用美國進口物料分離級別 SMI 卷式膜,抗污染性能優異,同時配備智能水質監測與自動反沖洗系統,確保設備穩定運行。在廣東某工業園區中水回用項目中,該設備日處理量 500 噸,處理后出水濁度 < 0.2NTU、電導率 < 500μS/cm,滿足工業循環冷卻水水質要求,回用率達 70%,每年為園區節約新鮮水用量約 12 萬噸,減少污水排放量約 10 萬噸,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與環保效益雙贏。廣東大流量污水處理設備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