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空氣系統針對地下空間的氡氣污染問題,構建了 “壓力阻隔 + 吸附凈化” 的雙重防護體系。系統通過正壓送風設計,使地下住宅室內氣壓維持在高于室外 5-10Pa 的狀態,形成一道無形的空氣屏障,有效阻斷土壤中氡氣通過地面縫隙、管道接口等通道滲入室內。同時,在新風處理模塊中集成高碘值活性炭過濾層,其特有的多孔吸附結構對氡氣及其子體的吸附效率達 92% 以上,配合 HEPA 濾網對氡衰變產物的攔截作用,實現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鏈路凈化。美國環保署(EPA)2023 年發布的地下空間健康指南中明確推薦該技術方案。在芝加哥某覆土住宅改造項目中,實測數據顯示:未安裝系統時地下室氡濃度高達 400Bq/m3,遠超 EPA 建議的行動閾值(148Bq/m3);啟用全空氣系統后,氡濃度快速降至 80Bq/m3 以下,降幅達 80%。這種技術組合不只解決了氡氣的放射性危害,還同步降低了地下空間的濕氣與霉菌風險,使長期密閉的地下住宅達到與地上空間同等的空氣質量標準,為覆土建筑、地下別墅等特殊場景提供了科學的健康居住解決方案。全空氣系統夏季送風溫度通常設定在14-16℃。實驗室全空氣系統傳感器組件
全空氣系統在環境行業的應用,為建筑節能與碳排放控制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24年報告,商業建筑空調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45%-60%,而全空氣系統通過集中處理空氣,減少末端設備數量,可降低輸配能耗20%-35%。以北京某超高層寫字樓為例,采用特靈全空氣系統后,通過過渡季無償供冷(利用室外新風降溫)和變風量調節,年節約標準煤12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噸。系統配備的智能控制平臺可實時監測室內外溫濕度、PM2.5濃度等參數,自動調節新風比和送風溫度,確保室內環境始終處于ASHRAE標準規定的舒適區間(溫度22-26℃,濕度40%-60%)。此外,其模塊化設計便于后期維護與升級,符合綠色建筑LEED認證要求。實驗室全空氣系統傳感器組件全空氣系統送風口風速宜≤3m/s(居室)。
全空氣系統通過高效熱回收技術,明顯降低建筑能耗,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系統配備的板式熱交換芯體,采用食品級抑菌膜材,熱回收效率可達 78% 以上,在冬季能將排出廢氣中的熱量回收至新風中,夏季則預冷新風,減少空調負荷。這種設計使建筑供暖制冷能耗降低 35%-40%,配合光伏供電系統,可構建 “產消一體” 的近零碳建筑環境。國際能源署(IEA)2023 年發布的《全球建筑能效報告》指出,若全球 20% 的建筑采用全空氣系統并搭配可再生能源,年碳減排量將達到 1.2 億噸 CO?,相當于種植 6.7 億棵樹或停運 2600 萬輛燃油汽車的減排效果。這一技術路徑已在瑞典馬爾默 Bo01 生態社區、深圳前海自貿區等零碳建筑項目中驗證,通過全空氣系統與光伏幕墻、儲能電池的協同運行,實現建筑全年碳排放趨近于零,為全球建筑領域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式。
全空氣系統通過科學的持續換氣機制,為室內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氣體的治理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系統采用每小時 0.8-1.2 次的全屋空氣置換標準,通過新風管道持續引入室外新鮮空氣,同時經排風管道將含污染物的室內空氣排出,形成 “動態稀釋” 效應。這種持續循環的氣流組織設計,可使裝修后室內甲醛、苯系物等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濃度快速降低。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 2023 年的專項實驗數據顯示,在裝修后的密閉空間中開啟全空氣系統,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濃度從超標狀態(≥0.6mg/m3)降至國標限值(≤0.5mg/m3)的時間可縮短 60%。相較于自然通風或傳統新風系統,全空氣系統通過更精細的風量控制、更均勻的氣流分布以及高效的過濾組合(初效 + HEPA + 活性炭三級過濾),不只加速有害氣體排出,還能同步吸附分解殘留污染物,使室內空氣質量在裝修后短期內即可達到健康標準,為用戶打造安全宜居的室內環境。全空氣系統更適合配合建筑吊頂空間設計。
全空氣系統正通過物聯網技術向“主動式環境服務”演進。其搭載的AIoT平臺可連接智能音箱、手機APP及可穿戴設備,實現語音控制、遠程監控與健康預警功能。例如,系統可根據用戶睡眠時的體溫變化,自動調節臥室溫度與濕度;當檢測到室內PM2.5濃度超標時,可聯動空氣凈化器加強凈化;當CO?濃度超過1000ppm時,自動開啟新風增氧模式。小米生態鏈企業2024年推出的全空氣系統2.0版本,已實現與米家智能家居生態的無縫對接,用戶可通過一塊中控屏管理全屋環境設備,使居住體驗從“被動適應”轉向“主動呵護”。全空氣系統需按GB/T14294進行性能測試。新風凈化全空氣系統風管保溫
全空氣系統需配置消聲器控制風機傳遞噪音。實驗室全空氣系統傳感器組件
全空氣系統正從民用領域向工業建筑拓展,為電子車間、制藥廠房等高潔凈度場所提供環境解決方案。在深圳某半導體工廠項目中,系統通過“FFU(風機過濾單元)+全空氣系統”的混合模式,使車間潔凈度達到ISO 6級(0.1μm顆粒物≤100萬級),較傳統FFU系統節能40%。其采用的變頻風機可根據生產負荷動態調節風量,避免“恒定高風量”導致的能源浪費;熱回收模塊可回收60%以上的排風能量,使新風處理能耗降低55%。這種“潔凈+節能”的雙重優勢,使全空氣系統成為工業建筑環境控制的新選擇。實驗室全空氣系統傳感器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