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風險藥品的生產過程中,凈化車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類藥品通常對車間生產環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為任何微小的污染都可能導致藥品失效或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凈化車間通過嚴格的空氣過濾和微生物控制,確保了車間生產環境的潔凈度。此外,凈化車間還配備了先進的監測設備和儀器,能夠實時在線監測空氣中的微粒和微生物數量,從而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在高風險藥品的生產過程中,凈化車間是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性的關鍵。凈化車間設計需考慮節能,如變頻風機、熱回收裝置。湖南三十萬級凈化車間工程
經過嚴格處理、溫濕度穩定的空氣通過布滿HEPA/ULPA過濾器的潔凈天花以層流(垂直或水平)形式均勻送入凈化車間關鍵區域(如光刻區、鍵合區),形成穩定、單向的氣流“活塞效應”,持續將懸浮污染物向下或向回風口方向擠壓排出。回風經過嚴格過濾和處理后,大部分重新進入循環,少量根據新風比要求排出室外并補充經過同等處理的新鮮空氣。整個系統的風量、壓差、溫濕度、潔凈度均需通過分布式傳感器網絡實時監控,數據集成至監控系統(BMS/EMS),確保環境參數始終處于設定范圍內,為微米乃至納米級制造工藝提供無塵保障。宜賓GMP凈化車間建設建立粒子計數異常或微生物超標的調查和糾偏程序。
GMP 凈化車間的潔凈服管理需形成完整的 “清洗 - 滅菌 - 發放” 流程。潔凈服需由專人負責,使用后統一收集到洗衣間,按潔凈度等級分開清洗 ——A 級區潔凈服需用注射用水清洗,B、C 級區用純化水,清洗時需使用中性洗滌劑,水溫控制在 40-50℃,避免高溫損壞材質。清洗后的潔凈服需在滅菌柜內進行濕熱滅菌(121℃、30 分鐘),或干熱滅菌(180℃、2 小時),滅菌后需在相應潔凈級別的更衣室內冷卻。發放時需采用無菌傳遞方式,確保潔凈服在使用前不被污染;潔凈服的使用期限需明確,一般每 3 個月更換一次,若出現破損、污染需立即報廢。同時,需定期對潔凈服的性能進行檢測,如過濾效率、抗靜電性和完整性,確保其符合防護要求,檢測記錄需按 GMP 規定保存。
凈化車間的“凈化”依賴于高效、可靠的暖通空調系統(HVAC)。該系統承擔多重使命:首先,通過多級過濾(初效、中效、高效HEPA或超高效ULPA過濾器)持續去除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和微生物載體,達到并維持所需的潔凈度等級。HEPA/ULPA過濾器對≥0.3μm粒子的過濾效率高達99.97%以上,是保障A/B級潔凈度的關鍵。其次,精確控制車間的溫度(通常20-24℃)和相對濕度(通常45%-65%),以滿足工藝要求和人員舒適度,并抑制微生物滋生。第三,通過合理的氣流組織(如單向流/層流用于高風險操作區,亂流用于背景區)和壓差控制(通常維持10-15 Pa梯度),確保空氣定向流動,有效隔離不同潔凈區域。系統還需保證足夠的換氣次數(如C級≥25次/小時,D級≥15次/小時),以持續稀釋和排除污染物。系統的設計、安裝、運行、監控和維護均需嚴格驗證。潔凈室改造或重大維修后必須重新進行環境驗證。
人員凈化流程是 GMP 凈化車間防污染的重要防線,需比普通無塵車間更嚴格。人員進入潔凈區需經過 “換鞋 - 脫外衣 - 洗手 - 穿潔凈服 - 手消毒 - 風淋” 等多步驟,且每個步驟均有明確的操作規范。換鞋區需設置鞋靴消毒池或鞋底清潔機,確保鞋底無污染物;脫外衣后進入一更室,更換潔凈內衣,再到二更室穿全套潔凈服 —— 潔凈服需覆蓋全身,包括帽子、口罩、手套、鞋套,且材質需具有良好的過濾性和抗靜電性,接縫處需密封。洗手消毒需使用非手觸式水龍頭,洗手液為藥用級,消毒則采用 75% 乙醇或其他符合 GMP 要求的消毒劑,確保手部微生物數≤10cfu / 手。風淋時間需不少于 30 秒,風速維持在 20-22m/s,徹底吹除潔凈服表面附著的微粒后,方可進入潔凈區。潔凈室設計需考慮未來可能的擴展或工藝變更。新余10萬級凈化車間裝修
照明系統需提供充足且均勻的光線,并易于清潔維護。湖南三十萬級凈化車間工程
GMP 凈化車間的清潔驗證是確保清潔程序有效的重要環節。需對生產設備、容器具的清潔程序進行驗證,確認其能有效去除殘留的藥品成分、微生物和清潔劑,避免交叉污染。驗證時需選擇 “較難清潔部位”(如設備的攪拌槳、管道彎頭)和 “較差條件”,通過擦拭取樣或淋洗取樣檢測殘留量 —— 化學殘留需≤10ppm,微生物殘留需≤10cfu/100cm2。清潔驗證需進行三次連續成功的試驗,每次試驗結果均需達標;若生產工藝、產品種類發生變化,需重新進行驗證。同時,需制定清潔程序的再驗證計劃,一般每年一次,或在設備大修、清潔方法改變后及時進行,所有驗證數據需形成報告,經質量管理部門審核后存檔,確保清潔操作有數據支持,符合 GMP 的 “可追溯性” 要求。湖南三十萬級凈化車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