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流膠病,又稱疣皮病,在各地桃樹上均有發生,是一種極常見的病害。流膠病是核果類果樹普遍發生的枝干病害。發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兩種。前者在各桃產區均有發生,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病害;后者為真菌侵染所致,此病輕者樹勢衰弱,重者枝干枯死。
流膠病主要發生在主干、主枝上,又以主干發病最突出,發病初期病部腫脹并不斷流出半適明黃色樹膠,特別是雨后流膠現象更為嚴重。流出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為紅褐色,3~4個流膠珠連在一起,形成直徑3~10毫米圓形不規則流膠病斑,呈膠凍狀,干燥后變為紅褐色的堅硬膠塊。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其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干或全株枯死。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桃樹耐干旱,適宜于疏松土壤內種植,合理修剪,減少傷口,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2.保護樹體、防止造成傷口,冬春季樹干刷白,預防凍害和日灼傷;加強對桃天牛、桃蚜桃瘤蚜等害蟲防治,減少蟲傷危害樹皮,以降低發病率。
3.冬季修剪,刮病疤涂藥冬季需剪除病枯枝干,集中燒毀,全園普噴護樹將軍及時給樹體消毒殺菌,減少菌源。
防治方法:
①加強桃園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能。低洼積水地注意排水,酸堿土壤應適當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改良土壤,鹽堿地要注意排鹽。合理修剪,減少枝干傷口,避免桃園連作。
②調節修剪時間,減少流膠病發生。桃樹生長旺盛,生長量大,生長季節進行短截和疏刪修剪,人為造成傷口,遇中溫高濕環境,傷口容易出現流膠現象。通過調節修剪時期,生長期修剪改為冬眠修剪。雖然冬季修剪同樣有傷口,但因氣溫較低,空氣干燥,很少出現傷口流膠現象。因此,生長期采取輕剪,及時摘心疏刪部分過密枝條。主要的疏刪、短截、回縮修剪,等到冬季落葉后進行。
③主干刷白,減少流膠病發生。冬夏季節進行兩次主干刷白,防止流膠病發生。
④及時防治蟲害,減少流膠病的發生。4-5月份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害蟲侵害根莖、主干、枝梢等部位發生流膠病,防治桃蛀螟幼蟲、卷葉蛾幼蟲、梨小食心蟲、椿象等為害果實出現流膠病。
⑥夏季全園覆蓋,減少流膠病發生。沒有種植金邊茸或其他綠肥的果園,夏秋高溫干旱季節全園覆蓋10cm厚的雜草或稻草,不但能夠提高果園土壤含水量,利于果樹根系生長,強壯樹體,而且十分有效地防止地面輻射熱導致的日灼病而發生流膠病。
流膠穿孔靈,專治桃樹穿孔病,桃樹流膠病,桃樹腐爛病
主要成分:辛菌胺醋酸鹽
增效成分:阿奇霉素
產品特點:內吸-傳導-預防-治療-鏟除-修復,層層防護,搞定果樹腐爛病、潰瘍病。美果壯果。
防治病害:果樹腐爛病、潰瘍病。
使用方法:稀釋800-1000倍,均勻噴霧。
包裝規格:500瓶*20瓶/件